有范 >古诗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7-18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宋代  吴潜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中文译文:
我家坐落在碧云边,其中有一座最高的亭子。
我已经阅世多年,头发已经白了,但对于美丽的山景仍然心生向往。
我想知道谁能够环绕北方的辙迹,或者更进一步去往南方的辽阔海洋。
归家的决心应该得到上天的批准,我恳请占卜神秘的星象来预示我的归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吴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和对归家的渴望之情。诗人描述了他家所在地碧云边的美景,特别提到了一座最高的亭子,意味着诗人家乡的地势高峻,风景秀丽。诗人自称头发已经白了,说明他已经年老,但对于山景的热爱依然如年轻时一般,他的眼睛依然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诗中"环北辙"和"徙南溟"表达了诗人追求更广阔天地的愿望,他希望有人能够环游整个北方,或者更进一步去南方的辽阔海洋,寻找更加壮丽的风景。这里的"环北辙"和"徙南溟"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追求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倡议。

最后两句"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表达了诗人向天祈求,希望上天能够允许他回到故乡,回归家庭。他恳请处士星占卜他的命运,预示他何时能够实现归心。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家乡美景、表达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归家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家园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神秘的星象来抒发情感,给人以广阔、超然的感受。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ú yòu sī jiàn jì liù jué yī lǜ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wǒ jiā bì yún pàn, zhōng yǒu zuì gāo tíng.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yuè shì yǐ tóu bái, kàn shān yóu yǎn qīng.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shuí néng huán běi zhé, nà gèng xǐ nán míng.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guī jì tiān xū xǔ, fán zhàn chǔ shì xīng.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相关内容: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相关热词搜索:一律刘右司
热文观察...
  • 幽居
    竹院秋逾静,柴门昼不开。病先携老去,懒渐逐衰来。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川鱼与云鸟,从此莫......
  • 和史司直韵五首
    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檐蔔香。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
  • 和史司直韵五首
    疑怪虚窗彻夜明,晓看积雪与阶平。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天地浑沦方返朴,国家霈泽正......
  • 和史司直韵五首
    滕翁只道老非才,不料穷冬雪壮哉。拟拨寒蔬寻早韭,试寻玉树索寒梅。孤汀错认鹚为鹭,四野偏宜牟......
  • 句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