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3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宋代  李弥逊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横短笛,罢鸣榔。
红藕花繁作阵香。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翻译及注释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渔父傍晚划船归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渔父生活的赞美之情。

诗中以船归的渔父为主题,通过描写暮凉的氛围,展示了大自然逐渐降临的景象。诗人感叹此时的渔父是多么快乐,不再羡慕宫廷的华丽服饰。渔父吹奏着横短笛,敲打着榔头,伴随着红藕花繁盛的香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中文译文:划船归来时,暮凉渐起。多么快乐啊,有谁还会羡慕宫廷的华服。

诗意:诗人通过描绘渔父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渔父简朴生活的赞美。渔父无需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仪式,享受着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渔父划船归来,正值傍晚时分,暮凉的气息逐渐弥漫,给人一种宁静与凉爽的感觉。诗中的“乐哉谁复慕轩裳”,表达了作者对渔父生活态度的赞叹和羡慕。渔父吹奏横短笛,敲打榔头,这些简单的乐器和工具成为他生活中的乐趣和节奏。而红藕花繁盛的香气则增添了诗意的浓郁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和渔父生活的美妙,同时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赞美之情。这种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表达的主题之一,体现了他们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拼音读音参考

hé dǒng duān míng dà yě yú fù tú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piē zhào guī lái qǐ mù liáng, lè zāi shuí fù mù xuān shang.
撇棹归来起暮凉,乐哉谁复慕轩裳。
héng duǎn dí, bà míng láng.
横短笛,罢鸣榔。
hóng ǒu huā fán zuò zhèn xiāng.
红藕花繁作阵香。


相关内容: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和表之清阴亭作


相关热词搜索:端明渔父大野
热文观察...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玉树琼田莹骨清,短篷飘洒动吟情。针换酒,乐升平。闻道群王日圣明。...
  • 和董端明大野渔父图
    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斟鲁酒,脍鲈鱼。一片家风入画图。...
  • 和何斯举戒食牛
    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法。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三牺良可哀,一割傥......
  • 和判宗展钵之作
    公子曾修净饭因,斋鱼声里司前身。累觞肯缓持螯手,一钵不劳行炙人。对镜禅心秋涧月,放怀俗虑晓......
  • 和渊老妙现之什
    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