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19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

宋代  曹勋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和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伏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鲍仲山武灵岩寺》

十年尘土换华颠,
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和江朝胜地,
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
倚伏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
试抛马箠问枯禅。

中文译文:

十年的尘土已经换取了华丽的巅峰,
我一踏上这座山根,感觉心境变得开阔。
在下界和江河之间,这里是朝圣的胜地,
在上方,伟大的士人们隐居,仿佛隔绝了尘烟。

凝望着远处耀眼的凤凰飞翔,
依靠在山石上,怎能不被细腻的泉水所照映。
在这宜人之地,我暂时找到了宣泄内心的恰当之处,
试着抛开纷扰的俗世,向那冥思默想的禅宗提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描绘了他参观武灵岩寺的心境和感受。诗人经过十年的努力和奋斗,成功换取了世俗的名利与成就,但是他的心境逐渐变得疲惫和浮躁。然而,当他踏上武灵岩寺的山根时,他感受到了一种涣然开朗的心境,仿佛一切烦恼都被抛开。

诗中所描述的武灵岩寺,被描绘成了一个隐世的胜地,与下界和江河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伟大的士人们隐居其中,追求心灵的净化,不受尘世的纷扰所扰。这种对士人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静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中还描绘了远处翔飞的凤凰,展示了壮丽的景色和令人赞叹的自然之美。诗人倚靠在山石上,感受着细腻的泉水所带来的宁静和滋养。这些景物的描绘使诗人的心境得到了映衬,同时也传递给读者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在这个宜人的地方找到了宣泄内心情感的适当场所,他试图抛开尘世的喧嚣,向那冥思默想的禅宗提问,寻求心灵的真正安宁。这种对内心探索和追求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探索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胜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的渴望,以及对士人隐逸生活的赞美。同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拼音读音参考

hé bào zhòng shān wǔ líng yán sì
和鲍仲山武灵岩寺

shí nián chén tǔ huàn huá diān, yī tà shān gēn jué huàn rán.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xià jiè hé jiāng cháo shèng dì, shàng fāng dà shì yǐn fēi yān.
下界和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lǎn huī yǐ jiàn xiáng wēi fèng, yǐ fú hé kān zhào xì quán.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伏何堪照细泉。
zàn dé quán xīn shì jiā chù, shì pāo mǎ chuí wèn kū chán.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箠问枯禅。


相关内容:

和陈南仲郎中见贻

何季崇生日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寒食有感

过郑吏部水阁


相关热词搜索:仲山灵岩寺
热文观察...
  • 和陈御带见贻
    汉室文章远业成,斗南英气为时生。新兼带插严天仗,夙展韬钤卫帝营。四塞羌戎知号令,五军貔虎畏......
  • 和程右史见贻
    平生仰东坡,苏程契尤熟。两家流庆深,云外世高躅。於今凤池贵,方判卞氏玉。何止试典刑,一想岷......
  • 和程进道见贻
    秋声起木杪,便觉密叶稀。风至草木劲,水阔鸿雁知。壮怀感摇落,叹息囊中锥。功名未卓立,此心常......
  • 和次子积雨损红木犀
    应向西瑶立赤墀,鲜云仍带绿烟宜。要先篱菊三秋艳,不放蟾华一点窥。颇讶夙宵凉雨疾,顿思晨发晓......
  • 和楚守于伯达
    平生闻说于门贵,远业传家见此贤。妙誉逐风来不竟,美才制锦谅随缘。一言悟主君须得,百巧成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