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晁补之
2025-07-21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宋代  晁补之  

不见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月期花信尚参差。
功名更难卜。
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翻译及注释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晁补之。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
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中秋和重阳两个节日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风雨中的中秋和愁思之下的重阳,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的无奈。诗人认为,即使是在节日之际,也难以看到象征中秋的明月和象征重阳的菊花,因而感到遗憾。他同时对命运不公和功名难得的现实表示疑惑和无奈,认为人生中各个季节都有美好的事物,但却很难得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中秋和重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人在风雨之中描述了中秋的景象,暗示了中秋月圆的遗憾。他在愁思之下,对重阳没有金菊表示了失望和无奈。诗中的"气迟节晚"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时光已经迟到,节日也已经过去。诗人描绘了月期和花信参差不齐的景象,暗示了命运无法预测和预测功名难得的困境。最后两句"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多姿多彩的期望,认为人生中每个季节都有值得享受的美好时刻,无论是喝一杯酒还是听一曲音乐,都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中秋和重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命运无常和对功名富贵的追求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认为人生中每个季节都有美好的事物,但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困境,他只能在短暂的乐趣中寻求慰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生活的无常和难以预测的真实感受,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拼音读音参考

hǎo shì jìn zhōng qiū bú jiàn yuè, chóng yáng bú jiàn jú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fēng yǔ guò zhōng qiū, chóu duì huà lián yín zhú.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
nà gèng qì chí jié wǎn, fù chóng yáng jīn jú.
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
yuè qī huā xìn shàng cēn cī.
月期花信尚参差。
gōng míng gèng nán bo.
功名更难卜。
hé shì sì shí jù hǎo, yī bēi yī qǔ.
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相关内容:

渔家傲(般涉·第二)

清平乐

琴调相思引

浣溪沙(泊望仙桥月夜舟中留客)

南柯子(问王立之督茶)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
  • 清平乐(绛河清)
    绛河千岁。一照升平事。万里青铜开碧霁。俯见南山晚翠。绀寒不翅湘酃。清于练静江澄。流向万年觞......
  • 清平乐(元夕)
    东风桂影。低拂姮娥镜。镜里妆寒酥粉莹。越恁十分端正。素光行处随人。柳边照见青春。一片笙箫何......
  • 醉落魄
    葺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清香不与兰荪弱。一枝云鬓......
  • 武陵春
    维岳分公英特气,万丈拂长虹。丙魏萧曹总下风。千载友夔龙。宝熏女弱翠昏帘绣,嘉颂佩绅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