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寒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3

寒雨

宋代  苏辙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寒雨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寒雨翻译及注释

《寒雨》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雨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中文译文:
江南的气候异常,冬雨带来了春天的寒冷。
冰雪的季节还遥远,蕉丝的意境已经消退。
尽管溪边的草依然翠绿,但先担心山上的梅花会凋谢。
突然心中涌起对中原的思念,貂裘人靠在锦缰上。

诗意和赏析:
《寒雨》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天的气候特点。江南地区的气候较为温和,冬天的降雨给人带来了春天的寒冷感觉。这种气候的变化让人感到不寻常。

诗中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冰雪的季节离此处还很遥远,但蕉丝的意境已经开始消退,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关注着溪边的草依然翠绿,但他先担心山上的梅花会凋谢。这里有着对自然界变迁的观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涌起对中原的思念之情。貂裘是高贵的外套,锦鞍是华丽的马鞍,这里象征着中原地区的繁荣和富饶。诗人心中的念想和思乡之情,使他感受到了中原地区的繁盛和富裕。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作者对江南冬雨的感受和对中原的思念之情,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寒雨拼音读音参考

hán yǔ
寒雨

jiāng nán shū qì hòu, dōng yǔ zuò chūn hán.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
bīng xuě qī fāng yuǎn, jiāo chī yì shǐ lán.
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wèi fáng xī cǎo lǜ, xiān kǒng lǐng méi cán.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
hū fā zhōng yuán niàn, diāo qiú jù jǐn ān.
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相关内容:

次韵毛君见督和诗

衢州赵阅道少师濯缨亭

雨中宿酒务

次韵王适州学新修水阁

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次韵王适游真如寺
    江上春雨过,城中春草深。扰扰市井尘,悠悠溪谷心。东郊大愚山,自古檐卜林。微言久不闻,坠绪谁......
  • 次韵冯弋同年
    细雨濛濛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 和子瞻铁柱杖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
  • 次韵洞山克文长老
    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此心谁复识,试语洞......
  • 登郡谯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
    苍然莫色映楼台,江市游人夜未回。何处酒仙无一事,肩舆鼾睡过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