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寒食雨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7

寒食雨二首

宋代  苏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寒食雨二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寒食雨二首翻译及注释

《寒食雨二首》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寒食节的冷雨天气,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食节的场景,寒食节是古代中国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整首诗以冷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深思。

诗的开头,"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描述了春江即将涨水入户,雨势不停,给人一种寒冷湿润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自己的小屋比喻为渔舟,蒙蒙水云弥漫其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屋内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表明诗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孤单地煮着寒食,灶台破旧,烧湿了苇草,凸显了孤寂和凄凉感。

接下来的两句,"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的感悟。寒食节是一个祭祖的节日,但对于诗人来说,他只能看到乌鸦用纸屑衔着,与祭祀的正统习俗相比,显得极为寂寞。

最后两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自己的亲人在坟墓深处,而自己与亲人相隔万里,心中悲痛无尽。"死灰吹不起"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无法抚平,也无法忘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冷雨天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抒发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种寂寥、凄凉的氛围,与苏轼的风格相符,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寒食雨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án shí yǔ èr shǒu
寒食雨二首

chūn jiāng yù rù hù, yǔ shì lái bù yǐ.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xiǎo wū rú yú zhōu, méng méng shuǐ yún lǐ.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kōng páo zhǔ hán cài, pò zào shāo shī wěi.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nǎ zhī shì hán shí, dàn jiàn wū xián zhǐ.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jūn mén shēn jiǔ zhòng, fén mù zài wàn lǐ.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yě nǐ kū tú qióng, sǐ huī chuī bù qǐ.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相关内容: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寒食看花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

送岑著作

送贾讷倅眉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久旱复遭雨,纷披乱泥沙。不折亦安用,折去还......
  • 和周赞善闻子规
    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此处谁能听,遥知独......
  •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
  • 题杨秘书新居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 雷州八首
    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炉香入幽梦,海月明孤斟。鹪鹩一枝足,所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