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古藤杖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8-28

古藤杖歌

宋代  陆游  

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
生於峭壁绝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历吴入楚上巴硖,北游直看秦山青。
夜飞或随暴雨去,旦归常带流漦腥。
与子扶携各老大,勿复狡狯夸神灵。
愔愔从此常倚壁,听我夜诵黄庭经。

古藤杖歌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古藤杖歌翻译及注释

《古藤杖歌》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拥有一根古老的藤杖,它形状矫健,像一条蛟龙。这根藤杖生长在峭壁上,是会稽山阴的兰亭。作者曾历经吴、楚、巴、硖等地,北游至秦山,欣赏着青山的美景。有时在夜晚,藤杖会随着暴雨飞舞,而在早晨归来时,常常带着湿漦的气息。作者与伴侣相互搀扶,一同变老,不再妄自尊大地夸耀神灵。从此以后,他静静地倚在墙边,聆听自己夜晚诵读的《黄庭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古藤杖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藤杖象征着作者的行走之杖,它的形状矫健,寓意着作者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藤杖生长在峭壁上,象征着作者在险峻的环境中求索和成长。诗中的吴、楚、巴、硖和秦山等地名,展示了作者游历的广阔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藤杖在夜晚飞舞,象征着作者在风雨中坚持前行,而带着湿漦的藤杖则暗示着岁月的痕迹。最后,作者与伴侣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岁月的流逝,不再自负地夸耀自己的能力,而是静静地倚在墙边,聆听黄庭经的诵读,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领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平和、宁静的心境。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陆游作品中的一首精彩之作。

古藤杖歌拼音读音参考

gǔ téng zhàng gē
古藤杖歌

wǒ yǒu gǔ téng zhàng, yāo jiǎo jiāo lóng xíng.
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
shēng yú qiào bì jué shàng, nǎi shì kuài jī shān yīn zhī lán tíng.
生於峭壁绝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lì wú rù chǔ shàng bā xiá, běi yóu zhí kàn qín shān qīng.
历吴入楚上巴硖,北游直看秦山青。
yè fēi huò suí bào yǔ qù, dàn guī cháng dài liú chí xīng.
夜飞或随暴雨去,旦归常带流漦腥。
yǔ zi fú xié gè lǎo dà, wù fù jiǎo kuài kuā shén líng.
与子扶携各老大,勿复狡狯夸神灵。
yīn yīn cóng cǐ cháng yǐ bì, tīng wǒ yè sòng huáng tíng jīng.
愔愔从此常倚壁,听我夜诵黄庭经。


相关内容:

庚子正月十八日送梅

孤云

伏中热不可过中夜起坐作诗寄五郎

放慵

发黄州泊巴河游马祈寺


相关热词搜索:古藤
热文观察...
  • 古驿
    古驿桥边艇子横,每因羁旅惬幽情。窗间月落无花影,枕上潮来有橹声。旧友凋零归梦想,新诗邂逅得......
  • 鼓楼舖醉歌
    书生迫饥寒,一饱轻三巴。三巴未云已,北首趋褒斜。匆匆出门去,裘马不复华。短帽障赤日,烈风吹......
  • 过林黄中食柑子有感学宛陵先生体
    博士得黄柑,甚爱不忍擘,持献太夫人,远附海上舶。故山饶氛雾,可使酒杯窄,岂无荔枝好,餍饫恐......
  • 过能仁光孝寺欲访听老会府中速客遂不果入
    春日城南过宝坊,驰驱不得驻车箱。高门临道净如拭,杰屋凌空势欲翔。斋近钟鱼初送响,风微松桧自......
  • 过张王行庙
    烈士生不遇,栖栖为旅人;英魂死不没,凛凛为明神。明神受帝命,庙食福我民,牲酒可足言,压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