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姑熟杂咏·慈姥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赤
2025-07-21

姑熟杂咏·慈姥竹

唐代  李赤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姑熟杂咏·慈姥竹作者简介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

姑熟杂咏·慈姥竹翻译及注释

《姑熟杂咏·慈姥竹》是唐代诗人李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诗意:
这首诗以慈姥竹为题材,描绘了一幅竹子茂密生长在石头间的景象。竹子青翠的颜色映照在江岛上,犹如隐含着烟雾。竹影倒映在深深的波浪之中,清脆的竹声伴随着清晨的寒冷。虽然曾经听到过龙的吟唱,但是这里吹奏的音乐却更加美妙动人,仿佛是凤凰所奏。这首诗表达了竹子永葆生机的形象,它不像蒲柳那样随着季节凋零,而是通过坚持贞节的心灵保持着自身的纯洁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慈姥竹的刻画,展示了竹子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诗中的竹子野生而茂密地生长在石头之间,表现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竹子的翠绿色与江岛的美景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象。在清晨的寒冷中,竹子发出虚幻的声响,给人一种幽静而凉爽的感觉。诗人以此来表达竹子的清雅和高洁之美。

诗中提到了龙吟和凤曲,将竹子与传统的神话和音乐相联系。龙吟代表着威严和庄严,而凤凰奏曲则象征着优美和高亢。通过与这些高贵的形象相比较,诗中的竹子展现出更加优雅而动人的气质。

最后两句表达了竹子与蒲柳的不同命运。蒲柳在秋冬之际凋零,而竹子则能够保持自身的纯洁和美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赞美,竹子坚守内心的纯洁和高尚,永远保持其美丽和生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慈姥竹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清雅高洁的品质,以及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和音乐相联系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高远的感受。

姑熟杂咏·慈姥竹拼音读音参考

gū shú zá yǒng cí lǎo zhú
姑熟杂咏·慈姥竹

yě zhú zǎn shí shēng, hán yān yìng jiāng dǎo.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cuì sè luò bō shēn, xū shēng dài hán zǎo.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lóng yín céng wèi tīng, fèng qū chuī yīng hǎo.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bù xué pú liǔ diāo, zhēn xīn cháng zì bǎo.
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相关内容:

伤歌行

妾换马

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

寄海峤丈人

律中应钟(一作裴元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 题王况故居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 别落花
    风艳霏霏去,羁人处处游。明年纵相见,不在此枝头。...
  • 答边信(一作代答边信同心结)
    征人去年戍辽水,夜得边书字盈纸。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答千里。君寄边书书莫绝,妾答同心心......
  • 句
    共相呼唤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