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过鄱阳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照
2025-07-21

过鄱阳湖

宋代  徐照  

港中分十字,蜀广亦通连。
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
龙尊收巨浪,鸥少没苍烟。
未流皆惊畏,吾今已帖淆。

过鄱阳湖作者简介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过鄱阳湖翻译及注释

《过鄱阳湖》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鄱阳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人的微小之间的对比,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敬畏之情。

诗词以港口为背景,描绘了湖水分流成十字形,将湖泊的广阔与壮美展现出来。蜀地和广东也通过湖水相连,揭示了湖泊的辽阔和连接的神奇之处。四望之下,只见一片空旷,没有一块陆地,仿佛孤舟漂浮在天空之中,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中提到龙尊,暗示湖中的波浪如巨龙一般威猛,但却被收敛住,平静如镜,给人一种安宁和稳定的感觉。而湖上的鸥鸟却很少,没有在苍烟中翱翔,也许是因为湖面的平静而少了些生气和活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转变。诗人称自己未曾流浪过这片湖泊,但在此刻他已沉浸其中,融入了湖的广阔与浩渺之中。这种转变带有一种惊叹和敬畏之情,展现了自然景观对人心灵的深刻触动。

整首诗以湖泊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水的广阔、壮美以及湖上的静谧,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诗人的心境也由陌生和畏惧转为融入和敬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光山色,给人以广阔开阔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过鄱阳湖拼音读音参考

guò pó yáng hú
过鄱阳湖

gǎng zhōng fēn shí zì, shǔ guǎng yì tōng lián.
港中分十字,蜀广亦通连。
sì wàng kōng wú dì, gū zhōu ruò zài tiān.
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
lóng zūn shōu jù làng, ōu shǎo méi cāng yān.
龙尊收巨浪,鸥少没苍烟。
wèi liú jiē jīng wèi, wú jīn yǐ tiē xiáo.
未流皆惊畏,吾今已帖淆。


相关内容:

归来

光武庙

釜下吟

访奭公宿和其韵

访僧居


相关热词搜索:鄱阳湖
热文观察...
  • 怀如顺上人
    西湖湖上寺,一别二三年。旧住房长闭,新栽树已圆。空多相忆梦,不得寄来篇。喜见邻僧说,归期是......
  • 怀赵紫芝翁灵舒
    紫芝别我天台去,翁十深山自结茅。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
  • 寄赵紫芝
    频年游阙下,近日喜言归。及我成行役,与君还别离。梦长忘路远,计拙任人非。杨柳塘何处,要看题......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会景轩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石峰何处是,归思忽......
  • 筠州送赵判院归九江
    相逢今半月,夜雨厌同闻。远地长为客,还家极羡君。诗低劳尽写,茶美许重分。一马冲寒去,庐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