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闺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端
2025-07-18

闺情

唐代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闺情作者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闺情翻译及注释

《闺情》是一首唐代诗词,由李端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
不忿朝来鹊喜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夜晚的闺房里的情景。当月亮下山,星光稀疏,天色渐渐明亮,而孤灯却未熄灭,诗人的梦却无法实现。她披着衣服,走到门前向外望去,心中对清晨的喧闹感到不满,尤其是那只喜鹊的欢快鸣叫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寞而不满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喧闹,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不满。月亮的消失和星光的稀疏,与灯火的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女子孤独的状态。她披衣走向门前,是希望通过外界的眺望来寻找一些安慰或期待,但她对朝来的鹊喜声感到不忿,显示了她对早晨喧闹的痛恨,以及对自己梦想无法实现的失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它通过对女子内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寂寞和对现实的不满。女子在孤独寂寞的夜晚,对未来的梦想充满渴望,但现实的喧闹和无法实现的梦想使她感到沮丧。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对生活中的失落和困惑产生共鸣,也让人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态度。

闺情拼音读音参考

guī qíng
闺情

yuè luò xīng xī tiān yù míng, gū dēng wèi miè mèng nán chéng.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pī yī gèng xiàng mén qián wàng, bù fèn zhāo lái què xǐ shēng.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相关内容:

商山麻涧

琴操十首·猗兰操

洞庭湖

谒金门·五月雨

雁儿落兼得胜令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
    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西施......
  • 踏莎行
    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愁不去将人去。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
  •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
  • 梅子黄时雨
    去宿江楼,爱留人夜语,频断灯炷。奈倦情如醉,黑甜清午。谩道迎薰何曾是,簟纺成浪衣成雨。茶瓯......
  • 淮海对雪赠傅霭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寄君郢中歌,曲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