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感春(三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7

感春(三首)

明代  刘基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
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
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

感春(三首)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感春(三首)翻译及注释

《感春(三首)》是明代刘基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春天时采集山上的蕨菜和涧底的薇菜的情景,虽然没有美味的佳肴,但却能勉强充饥。诗中还提到了享用美酒和丰盛的食物,与牺牲的羔羊一同饱食,暗示着人们在春天的时节能够尽情享受丰收和富足。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
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
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诗词中的蕨菜和薇菜象征着春天的丰收和生机,作者通过采集这些野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知足和对自然的依赖。

诗词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世俗生活的思考。虽然作者所采集的野菜并不豪华,但在这个朴素的场景中,作者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滋味和满足感。诗词的最后两句"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则引发了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的思考,玄庐未闭,指代着对于真理和道义的追求,而"彼此谁是非"则暗示了人们在物欲诱惑下的纷争和迷惑。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采摘场景,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和纯粹的追求。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让人们反思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实和满足。

感春(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gǎn chūn sān shǒu
感春(三首)

cháo cǎi shān shàng jué, mù cǎi jiàn dǐ wēi.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
suī wú liáng ròu wèi, liáo kě yǐ yù jī.
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gāo yáng jiàn měi jiǔ, bǎo shí tóng huàn xī.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
xuán lú gǒu wèi bì, bǐ cǐ shuí shì fēi.
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


相关内容:

感春(三首)

春日杂兴(五首)

杂诗(五首)

杂诗(五首)

杂诗(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感春(三首)
    人生多忧患,死去百患消。但恨不便得,无由脱鞿镳。浮荣众所贵,何异掠草焱。一生与一死,一夕复......
  • 无题
    秋声肃杀本天真,即事关心总动神。簌簌肥辞删老调,萧萧瘦语寄恒春。无情物外谁翻案,有限生前我......
  • 无题
    红粉啼妆对镜台,春心一片转悠哉。若为坐看花枝尽,便是伤多酒莫推。无药可医莺舌老,有香难返梦......
  •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0
    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气芬芳月正饶;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
  • 题画廿四首
    长夏山村诗兴幽,趁淡多在碧泉头。松阴满地凝空翠,肯逐朱门褦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