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凤栖梧·甲辰七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文英
2025-07-24

凤栖梧·甲辰七夕

宋代  吴文英  

七夕节  思念  

开过南枝花满院。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高树数声蝉送晚。
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
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陈迹晓风吹雾散。
鹤钩空带蛛丝卷。

凤栖梧·甲辰七夕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凤栖梧·甲辰七夕赏析

  《凤栖梧》,即《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甲辰”,为理宗淳祐四年(1244),时词人四十五岁,尚滞留在苏州。

  上片“开过”五句,“七夕”即景。“开过”一句,言南面枝头上的桂花,因受到的阳光多所以开得较早,这之后满院的桂树才陆续吐香。接着的二句与后二句时序上应该倒装。“高树”两句,触景生情。此言园中高树梢上传来了几声哀切的秋蝉声,这多象是在唱别那晚晴天气啊。但是我(指词人)孤身留在苏州,只要求能够象牛郎织女那样的与苏姬在七夕团聚一会。可是即便身在苏州,而且还是在梦境中,也被夕阳的光亮照醒过来,无法与苏姬获得团圆也。此时,苏姬早已离他而去(可参阅《思佳客·癸卯除夜》及《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新月”二句。七夕之晚,当新月临空的时候,姑娘、媳妇们已经相约着聚集在西楼之上,竞相穿针引线,以便向织女祈求“乞巧”。而我也曾经与苏姬相约,希望她七夕前能够归家。这样我们还可以共同在晚上穿金针,祈乞巧。但是约定成空,姬未回来,岂不痛哉!上片以“乞巧”、“求梦” 两事反映了当时七夕的时俗,并示己之思姬深情。

  “夜色”三句,承上写梦境。此言词人又在夜色深深中进入梦境之中,仿佛自己与爱人也如牛郎织女相逢在鹊桥上似的欢聚在一起。正当他俩在轻绡帐中两情依依,欢情渐浓时,床边屏风边的银烛突爆灯花,惊醒了这场好梦,使词人不由得心生怨恨。“陈迹”两句,梦醒景。此言过去我与苏姬的欢情象薄雾一样随着梦醒而被晓风吹散,眼前只见帘钩上还缠绕着苏姬遗留下来的,那些令人牵肠挂肚的蛛丝似的丝线。物在人散,只有使我徒生悲痛罢了。下片述梦景及醒后情景。

  据词中述说来看,苏姬肯定已经离他而去了。

凤栖梧·甲辰七夕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qī wú jiǎ chén qī xī
凤栖梧·甲辰七夕

kāi guò nán zhī huā mǎn yuàn.
开过南枝花满院。
xīn yuè xī lóu, xiāng yuē tóng zhēn xiàn.
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gāo shù shù shēng chán sòng wǎn.
高树数声蝉送晚。
guī jiā mèng xiàng xié yáng duàn.
归家梦向斜阳断。
yè sè yín hé qíng yī piàn.
夜色银河情一片。
qīng zhàng tōu huān, yín zhú luó píng yuàn.
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chén jī xiǎo fēng chuī wù sàn.
陈迹晓风吹雾散。
hè gōu kōng dài zhū sī juǎn.
鹤钩空带蛛丝卷。


相关内容:

如梦令(五之二)

菩萨蛮·商妇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如梦令

送郑山人游江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雁
    南北路何长,中间万弋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
  • 长别离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
  • 好事近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旸谷。进罢碧桃花......
  • 五岁咏花
    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馀一孕在,明日定随风。...
  • 清平乐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