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5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宋代  李弥逊  

兰玉无偏爱,衾绸不忍欺。
甘辛同逆旋。
生死独先知。
马鬣苔封合,鱼矶宝帐遗。
酸风入松槚,空作暮山悲。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翻译及注释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是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兰玉无偏爱,衾绸不忍欺。
甘辛同逆旋,生死独先知。
马鬣苔封合,鱼矶宝帐遗。
酸风入松槚,空作暮山悲。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凄凉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高氏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寓意深远的意象和充满情感的描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生死、友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兰玉、衾绸都是高贵珍贵的象征,作者用它们来比喻友情的纯洁和珍贵,强调了友人高氏对他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甘辛同逆旋,生死独先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经历的辛酸和对生死之谜的思考。甘苦、生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而友人高氏与作者一同经历了这一切,但友人的离去让作者感受到生死的无常,对未来的命运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随后的两句"马鬣苔封合,鱼矶宝帐遗"运用了具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缅怀和思念。马鬣和鱼矶都是高贵珍贵的物品,它们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稀有。马鬣上的苔藓封存了友人的离去,鱼矶上的宝帐成为了永久的遗物,它们都成为了作者怀念友人的象征。

最后两句"酸风入松槚,空作暮山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酸风是秋天的寒风,它吹入了松树林中,松槚摇曳作响,仿佛在为友人的离去而悲伤。这景象也映衬出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高氏去世的痛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它以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触动着读者,引发人们对友情和生命的思考。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fàn cān yì yí rén gāo shì wǎn shī èr shǒu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lán yù wú piān ài, qīn chóu bù rěn qī.
兰玉无偏爱,衾绸不忍欺。
gān xīn tóng nì xuán.
甘辛同逆旋。
shēng sǐ dú xiān zhī.
生死独先知。
mǎ liè tái fēng hé, yú jī bǎo zhàng yí.
马鬣苔封合,鱼矶宝帐遗。
suān fēng rù sōng jiǎ, kōng zuò mù shān bēi.
酸风入松槚,空作暮山悲。


相关内容:

范参议宜人高氏挽诗二首

翻阳四望亭观雪

东峰亭

得宿照亭山寺

道游武夷遇雨既渡复回明日竟敢游九曲而行因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挽诗
热文观察...
  • 和李相园亭二首
    轩户新成紫翠边,花光竹色借厨烟。诗人莫浪夸盘谷,画手无工貌辋川。何必吾庐在丘壑,要令是处有......
  • 归自筠庄得似表弟步高字韵继和
    一行作吏苦吹毛,小隐非关索价高。懒傍月边持玉斧,静看花上试霜刀。近人鱼鸟曾相识,入眼溪山昔......
  • 风雁行
    闽山苍苍江水长,鸿雁北去随春阳。天寒野暗烟树湿,雨急风高惊断行。前飞一雁鸣且顾,后飞一雁悲......
  • 和李相园亭二首
    肯将戏事扰虚怀,草木知名一样裁,不放寸阴随手过,自开十亩待春来。花边未许楚狂醉,江上应怜野......
  • 寄题福州程进道止戈堂二首
    不识威名擅汉廷,云仍今复见材卿。万家桃李栽培盛,千里妖氛却扫清。羽扇纶巾聊自适,风声鹤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