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鄂渚逢杨赞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5

鄂渚逢杨赞禹

唐代  贯休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鄂渚逢杨赞禹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鄂渚逢杨赞禹翻译及注释

《鄂渚逢杨赞禹》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译文:在鄂渚相遇杨赞禹

流浪之人经历艰辛与苦痛,思念之心度过岁月的尽头。
理念乃是通向至道,有人或称为无谓之事。
鄂渚湖上冒着浓烟,窗外空寂月寒。
知音难以相见,初次以一吟相互倾听。

诗意: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旅途漫长的艰苦和心灵的苦闷。他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坚持追求着自己的理想道路,虽然有人认为这一切毫无意义。在他流云的旅途中,他发现湖上冒着浓烟,窗外月寒如雪。他想到自己与知音难以相见,但只要吟唱一曲,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流浪之人的艰辛为切入点,通过描述作者的思念和追求至道的力量,展示了作者坚持不懈的精神。诗中的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流浪途中所见的景象,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与知音不能相见但仍然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意愿,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坚持。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追求,给人以思索和共鸣。

鄂渚逢杨赞禹拼音读音参考

è zhǔ féng yáng zàn yǔ
鄂渚逢杨赞禹

liú làng bīng huāng kǔ, xiāng sī suì yuè lán.
流浪兵荒苦,相思岁月阑。
lǐ wéi tōng zhì dào, rén huò wèi wú duān.
理惟通至道,人或谓无端。
shāo měng hú yān chì, chuāng kōng xuě yuè hán.
烧猛湖烟赤,窗空雪月寒。
zhī yīn bù kě jiàn, shǐ wèi yī yín kàn.
知音不可见,始为一吟看。


相关内容:

寄怀楚和尚二首

别卢使君

偶作

江边道士

秋夜玩月怀玉霄道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
    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州。学徒梧有凤,律藏目无牛。茗滑香黏齿,钟清雪滴楼。还须结西社,来往悉......
  • 怀匡山道侣
    常忆将吾友,穿云过瀑西。有碑皆读彻,无处不相携。柽桂株株湿,猿猱个个啼。等闲成远别,窗月又......
  • 赠浙西李推官
    他皆恃勋贵,君独爱诗玄。终日秋光里,无人竹影边。东楼生倚月,北固积吟烟。闻说鸳行里,多才复......
  • 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萧索漳江北,何人慰寂寥。北风人独立,南国信空遥。烧坞新云白,渔家众木凋。所思不可见,行雁在......
  •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棋。终期华顶下,共礼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