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调笑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邴
2025-07-22

调笑令

宋代  李邴  

调笑  


双绿。
淡匀拂。
两脸春融光透玉。
起来却怕东风触。
本是一团香玉。
飞鸾台上看未足。
贮向阿娇金屋。

调笑令作者简介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调笑令翻译及注释

《调笑令》是宋代诗人李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绿。淡匀拂。
两脸春融光透玉。
起来却怕东风触。
本是一团香玉。
飞鸾台上看未足。
贮向阿娇金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双绿的景象,如同淡淡的绿色细雾轻拂着周围。两个人的面庞透出春天的光芒,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石。然而,他们却害怕东风的吹拂。他们原本是一团香玉,但现在却生活在飞鸾台上,观景仍然感到不尽满足。他们的珍贵被贮藏在阿娇的金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婉约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细腻而迷人的景象。双绿代表着青葱的植物和春天的氛围。诗中的两个人物面庞透出光芒,象征着他们的美丽和纯洁。然而,他们却害怕东风的触摸,这可能暗示着外界的变故或是世俗的纷扰可能会破坏他们的美好。他们原本是一团香玉,表达了他们的珍贵和宝贵。然而,即使他们身处飞鸾台这样美丽的地方,他们还是感到不够满足,这反映了他们对更高层次的追求和渴望。他们的珍贵被贮藏在阿娇的金屋中,这可能暗示着他们的纯洁和美丽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被保护和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美的追求和珍贵之物的保护。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纯洁、美好和追求的向往,同时也折射出世俗生活对这种追求的干扰和扭曲。

调笑令拼音读音参考

tiáo xiào lìng
调笑令


shuāng lǜ.
双绿。
dàn yún fú.
淡匀拂。
liǎng liǎn chūn róng guāng tòu yù.
两脸春融光透玉。
qǐ lái què pà dōng fēng chù.
起来却怕东风触。
běn shì yī tuán xiāng yù.
本是一团香玉。
fēi luán tái shàng kàn wèi zú.
飞鸾台上看未足。
zhù xiàng ā jiāo jīn wū.
贮向阿娇金屋。


相关内容:

玉楼春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

望江南

祝英台近(题陆壶天水墨兰石)

括水调歌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措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
  •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送秋云万里,算舒卷、总何心。叹路转羊肠,人营燕垒,霜满蓬簪。愁侵。庾尘满袖,便封侯、那羡汉......
  • 菩萨蛮(西湖曲)
    横湖十顷琉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间来撑小艇。割破楼台影。四面望青山......
  • 渔歌子
    □□□□□溪流。紧系篱边一叶舟。沽酒去,闭门休。从此清闲不属鸥。...
  • 一剪梅
    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爷娘死后更伶仃。也不看经。也不斋僧。却言渊子太狂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