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钓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廌
2025-07-23

钓台

宋代  李廌  

兴王不患无功业,贼乱常忧在岁寒。
能缓阿瞒移鼎手,长鋋此日愧渔竿。

钓台作者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钓台翻译及注释

《钓台》是宋代文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兴王不患无功业,
贼乱常忧在岁寒。
能缓阿瞒移鼎手,
长鋋此日愧渔竿。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廌对时局的忧虑和自省。下面是对该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第一句"兴王不患无功业",指的是李廌身为一个有才能的文人,他不担心自己没有建树。"兴王"可能指的是李廌自己,也有可能是指国家的兴盛。这句话表达了李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贼乱常忧在岁寒",表达了李廌对国家动荡和战乱的担忧。"贼乱"指的是战乱和政治动荡,"岁寒"则是隐喻,表示困难和逆境。这两句诗抒发了李廌对国家现状的不安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能缓阿瞒移鼎手,长鋋此日愧渔竿",是对李廌自身的反思。"阿瞒"是指诸葛亮,这句话暗示李廌在才能和成就上自谦谨慎,他认为自己无法与诸葛亮相比。"长鋋"是指杨仪,他是一个渔夫,这句话暗示李廌自己在成就上感到惭愧。整句表达了李廌对自己才能的谦虚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

总的来说,《钓台》这首诗词通过表达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自身才能的反思,展现了李廌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和责任感。诗中融入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和对人生处境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钓台拼音读音参考

diào tái
钓台

xìng wáng bù huàn wú gōng yè, zéi luàn cháng yōu zài suì hán.
兴王不患无功业,贼乱常忧在岁寒。
néng huǎn ā mán yí dǐng shǒu, zhǎng chán cǐ rì kuì yú gān.
能缓阿瞒移鼎手,长鋋此日愧渔竿。


相关内容:

钓台

钓台

钓台

钓台

虞美人令/虞美人


相关热词搜索:钓台
热文观察...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自信仁由己,深知道满门。才华辉日域,嘉誉达天阍。坦腹方趋进,亨衢迓骏奔。欲令唐晋後,不独美......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空余遗爱颂,安得镂......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省寺官联贵,曾升社稷臣。双瞻观日月,接迹望星辰。锡爵虽开国,封侯未富民。天扉如可到,直拟问......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道孚姑已矣,何患不......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畴昔始龙馆,能声到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庐。尚赖德弥郡,安知今也无。犹闻江左郡,荒政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