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无咎
2025-07-25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

宋代  杨无咎  

点绛唇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空中呈露。
不坠凡花数。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
清如许。
醉看歌舞。
同在高寒处。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作者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是宋代诗人杨无咎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以及诗意和赏析: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我想问问嫦娥,当初是谁在这婆娑的地方种下这棵树。
婆娑树是指美丽的女子,这里暗指作者所仰慕的女子。

空中呈露。不坠凡花数。
空中的露珠晶莹剔透,不下凡间花朵的数量。
这里作者用露珠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说她的美丽超越了常人,如同天上的露珠般珍贵。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清如许。
但是她却宠爱芗林,就像是住在蟾宫一般。
这里芗林可能指的是一个幽静的地方,与蟾宫相对,表示女子高雅清幽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醉看歌舞。同在高寒处。
陶醉地观看歌舞,共处在高寒之地。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女子高洁美丽、令人陶醉的情感,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女子高贵出众的身份地位的向往。

这首诗词充满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包括婉约、抒怀、崇尚女性之美等元素。通过嫦娥、婆娑树、芗林、蟾宫等意象的运用,诗人抒发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仰慕之情。整首诗以清新、高远、陶醉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美丽的讴歌,以及对高贵、高洁、高雅生活的向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爱情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美丽女子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和文学艺术的魅力。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拼音读音参考

diǎn jiàng chún hé xiàng xiāng lín mù xī
点绛唇(和向芗林木犀)

jiè wèn cháng é, dāng chū shuí zhǒng pó suō shù.
借问嫦娥,当初谁种婆娑树。
kōng zhōng chéng lù.
空中呈露。
bù zhuì fán huā shù.
不坠凡花数。
què ài xiāng lín, biàn shì chán gōng zhù.
却爱芗林,便似蟾宫住。
qīng rú xǔ.
清如许。
zuì kàn gē wǔ.
醉看歌舞。
tóng zài gāo hán chù.
同在高寒处。


相关内容:

玉连环(天申寿词)

柳梢青

水调歌头

玉楼春

柳梢青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点绛唇
    散策芗林,几回来绕团团树。月明风露。平地神仙数。准拟归来,移近东家住。应相许。为君起舞。直......
  • 瑞云浓
    睽离谩久,年华谁信曾换。依旧当时似花面。幽欢小会,记永夜、杯行无算。醉里屡忘归,任虚檐月转......
  • 浣溪沙(赋春雪追和东坡韵四首)
    阳气初升土脉苏。东郊人散欲回车。一时春雪十年无。鱼枕蕉深浮酒蚁,鹿胎冠子粲歌珠。题诗不觉烛......
  • 减字木兰花(和鲁如晦立春)
    彩幡金胜。一笑酬春聊适性。E66D女痴儿。半挽梅花半柳枝。追欢何计。幸对绿尊环早髻。欲舞还羞。......
  • 宴春台(追和张子野韵赠陈德甫侍儿)
    翠竹扶疏,丹葵隐映,绿窗朱户萦回。帘卷暇须,清风时自南来。题舆好客筵开。俨新妆、深出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