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

宋代  梅尧臣  

海上老松苑,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不愧西域筇。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翻译及注释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海上老松苑,
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
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
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
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
不愧西域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岛上的景象。诗人描述了老松苑中的松树,以及雷电般燃烧的瘦龙(指松树的形状)。他还提到了胡人(指外族)使用的犀皮胶和黑煤烟膏。松树的色彩美夺走了太阳乌鸦的羽翼的光彩,而这些景色都在溟渤之间重叠交织。诗人称赞了松树,并表示此诗是对他朋友祖择的赠诗,他自谦自己只是一只虫鸟,犹如微不足道的踪迹。最后,他表示自己在异乡陌生之地也能写出这样的诗,他并不辜负西域的竹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岛上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友人祖择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松树和胡人使用的材料之间的对比,凸显了松树的高洁和美丽。诗人以虫鸟自谦,表达了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感。最后,他展示了自己不受限于环境的才华,表达了对祖择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示了梅尧臣的诗才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拼音读音参考

dá zǔ zé zhī yí xīn luó mò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

hǎi shàng lǎo sōng yuàn, pī lì shāo shòu lóng.
海上老松苑,霹雳烧瘦龙。
hú rén xī pí jiāo, tuán méi yān gāo nóng.
胡人犀皮胶,团煤烟膏浓。
sè duó yáng wū chì, lái shè míng bó zhòng.
色夺阳乌翅,来涉溟渤重。
jūn huò nǎi wèi zèng, wǒ miù chóng niǎo zōng.
君获乃为赠,我谬虫鸟踪。
qiě zuò yì tǔ wán, bù kuì xī yù qióng.
且作异土玩,不愧西域筇。


相关内容:

打鸭

答新长老诗编

答再和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答廷评宗说遗冰


相关热词搜索:新罗祖择之
热文观察...
  • 答张子卿秀才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而我当是时,欲见恨......
  • 打鱼
    插苇截湾流,寒鱼未能越。安知罟师意,设网遮其阙。不须芳饵悬,何待清歌发。所获胜纶竿,宁闻忧......
  • 大明寺平山堂
    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冈形来自蜀,山色去连吴。毫发开明镜,阴晴改画图。翰林能忆否,此景大......
  •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不如无道国,而水冒城郭。岂敢问天灾,但惭为政恶。湍回万瓦裂,槎向千林阁。独此怀百忧,思归卧......
  • 贷米於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