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宋代  梅尧臣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翻译及注释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
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的回答,回应了祖择之对岳阳楼上的黄雀鮓的诗词。梅尧臣以李白的口吻,劝告祖择之不要追求那些珍贵的食物,比喻不要追逐虚荣和享受奢侈的生活,而是应当追求高尚的道德和真理。诗中暗示,渴望贪图名利和享乐的人最终会遭受祸患,而那些看似平凡而简朴的生活方式却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李白的名义,表达了作者对奢华享乐的追求的批评和对简朴生活的赞赏。通过对吴宫燕(指吴国美女)和炎洲翠(指炎帝的后人)的劝告,作者向读者传达了追求虚荣与享乐的行为是危险的,它们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诗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和比喻,如吴火和越罗,暗示了即使没有直接的危险和灾害,追求奢华生活也会导致社会和个人的变故。而稻粱肥和杯盘荐则象征着名利和享受,在这些物质享受中迷失了真正的价值。

作者最后以“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追求的否定态度,认为这种追求是错误的,就像是把错误的事物当成美食来享受一样。最后一句“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则暗示了虽然这些奢华享乐是错误的,但仍有人愿意接受并满足于它们,就像是将雉雁作为食物来享受一样。

整首诗词通过对追求和享受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追求道德真理的推崇。它提醒人们要远离虚荣和浮华的诱惑,寻求真正的内心满足和价值。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拼音读音参考

dá zǔ zé zhī huì huáng què zhǎ
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lǐ bái quàn ěr mò zhú yán zhōu cuì, yì mò jìn wú gōng yàn.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ěr bù tīng cǐ yán, huò huàn jīn nǎi jiàn.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wú huǒ shí suī wú, yuè luó rì shēng biàn.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kōng zhī dào liáng féi, qǐ wù bēi pán jiàn.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wǒ bù wén ěr shēng, miù chéng xiān shēng zhuàn.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jǔ jué wù yán fēi, zhì yàn yóu chōng shàn.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相关内容:

答仲源太傅八日遗酒

答中道小疾见寄

答张令卷

答刘原甫寄糟姜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相关热词搜索:之惠黄雀
热文观察...
  • 大愚
    大愚不量能,品藻辄己出。朝以轲为同,暮以丘为匹。其人岂鹰雀,鸠鸽化五日。指鹿危二世,师歆造......
  • 代内答
    结发事君子,衣袂未尝分。今朝别君思,历乱如丝棼。征仆尚顾侣,嘶马犹索群。相送不出壶,倚楹羡......
  • 代书寄王道粹学士
    已具扁舟访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况约他时来寄迹,何须今日去......
  • 道损司门前日过访别且云计程二月到郡正看暗
    蜀州海棠胜两川,使君欲赏意已犹。春露洗开千万株,燕脂点素攒细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
  • 悼子
    舟行次符离,我子死阿十。临之但惊迷,至伤反无泣。款定始怀念,内若汤火集。前时丧尔母,追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