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作文 >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
2025-07-25

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

分类:写作素材时事论据

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

中国人民大学把大学汉语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刺激到了一些人的神经,觉得英语都还是必修课,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怎么就成了选修课?说难听点,这不是数典忘宗吗?从必修到选修,大学语文教育退步了?

我们对于语文的敏感,是骨子里带的。每年的高考作文,是全民话题;高考分值提高到180分,家长乐不可支,潜意识里觉得语文比英语好考多了。语文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别的没怎么显现出来,功利心倒是看到不少。

按照人大的回应,汉语虽退出该校的必修课,但这并不等于学生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人大将单一的汉语教学,分解成了五大课程群,包括通识教育大讲堂、原著原典选读、公共艺术教育、包括文学、国学在内的全校课程开放,以及技能强化类课程,如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强化。

人大要求,在这五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中,学生可以任意选修,但要求每个门类都必须选择。例如,原有的大学语文归入“通识教育大讲堂课程群”,成为该课程群37门课程中的一门,学生可以不选择“大学语文”,但必须选择其他的通识课程,修满4学分。这哪里是怠慢语文教学?明明是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范围,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汉语博大精深,一个人穷尽一生精力,也未必能把整个领域吃透。几年大学,能了解汉语魅力,能把为我所用的部分掌握好,就已经足够。人大把汉语课程分门别类,表面看是把对大一统的单一课程进行“肢解”,实际上为学生深造汉语,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余地。比如某学生喜欢写作,那么该生完全可以以提升写作水平为目的,来选择写作周边的课程,至于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丢到一边也没什么大不了。

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全能型人才已经无法发挥特别耀眼的作用了。大学为培养专业人才而对课程进行修改,早已是院校转变教学理念的通常做法。几年前,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校,就将大学语文从必修课改为选修课,也没听见强烈反对的声音,这次人大的动作激起反响,还是和人大属国字头院校有一定关系,激起了社会意识形态中固化、保守观念的波澜。

把大学语文教学比喻为“高四语文”并没什么不对。应对一般的工作和生活应用,高中语文水平就已经足够,如果大学语文只是高中语文的复习,真没多大意义。相反,对汉语课程进行细化,更容易培养出小领域内的语文专家,对濒临消失的古汉语进行抢救,让现代汉语迸发更大的活力。

退一万步说,就算成为选修课后,有的学生一门课程也不学又有多大关系?“语数英全面发展”的口号不应该继续再喊下去,培养“全才”的说法更是值得商榷,别把一门学科的改革上升到“文化沦丧”高度,让语文真实而自然地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与生活之间,她才会保持魅力,不会老化。


相关内容:

假如我有七色花

作文(60分)

社科院称雾霾影响身体健康

我的爸爸

游秦皇岛


相关热词搜索:时事论据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大学语文从必修到选修不是倒退
热文观察...
  • 不老神话林志颖
    在这里用“天秤出美男”来定义“不老传奇”小志真的再合适不过了。另外,旧金山将10。17命名为“......
  • 秋游
    今天天气晴朗,我盼望已久的秋游活动终天到来了。同学们兴高彩烈地上了旅游车。在车上,大家叽叽......
  • 学画画
    今天,天气很热。我要去学画画。 到了那里,我看见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在学画画。教我们画画的是周......
  • 非遗珠算的结构介绍
    我国传统算盘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
  • 烟台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倡节俭影响扩大
    勤俭节约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每每提起,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山东烟台大学7位餐厅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