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秦观
2025-07-27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宋代  秦观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後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阳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中文译文:
东朝制诏九年称,
烈武功高後世兴。
坐举不周天柱正,
亲扶阳谷日车升。
班行尚想延和殿,
羽卫俄趋永厚陵。
洛水嵩峰霄汉外,
百官西望涕难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秦观所作的挽词,悼念太皇太后的诗篇。太皇太后是指皇帝的祖母,享有极高的尊崇地位。

诗的开篇以东朝制诏九年作为背景,表明太皇太后的功德和影响将会长久传颂。"烈武功高後世兴"一句,称颂了太皇太后在世时所展现的崇高品德和卓越功绩,预示着她的影响将会超越时代。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太皇太后的丧礼仪式。"坐举不周天柱正"表明她作为皇帝的祖母,坐在宝座上,象征着天柱的稳定和正直。"亲扶阳谷日车升"描绘了太皇太后灵柩的抬升过程,阳谷日车是指太阳的马车,意味着她的灵魂将升入天堂。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丧葬的场景。"班行尚想延和殿"形容官员们列队前行,怀念太皇太后曾居住的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表明护卫的羽卫迅速前往太皇太后的永厚陵墓。"洛水嵩峰霄汉外"描绘了洛水的流淌和嵩山的巍峨,以及远处天空中星斗的闪烁,形成了对景物的描绘。最后一句"百官西望涕难胜"表达了百官们目送灵柩西去的场景,眼泪难以抑制。

这首诗以感人的笔触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深深怀念和悼念之情,通过描写丧葬仪式和景物,展现了太皇太后在世时的伟大功绩和对后世的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逝去的太皇太后的真诚告别。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dà xíng tài huáng tài hòu wǎn cí èr shǒu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dōng cháo zhì zhào jiǔ nián chēng, liè wǔ gōng gāo hòu shì xìng.
东朝制诏九年称,烈武功高後世兴。
zuò jǔ bù zhōu tiān zhù zhèng, qīn fú yáng gǔ rì chē shēng.
坐举不周天柱正,亲扶阳谷日车升。
bān xíng shàng xiǎng yán hé diàn, yǔ wèi é qū yǒng hòu líng.
班行尚想延和殿,羽卫俄趋永厚陵。
luò shuǐ sōng fēng xiāo hàn wài, bǎi guān xī wàng tì nán shèng.
洛水嵩峰霄汉外,百官西望涕难胜。


相关内容: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游仙二首

游仙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大行二首挽词
热文观察...
  •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
  •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保扶明主自春宫,万国升平出至公。顾命一时聊共政,思齐千古遂同风。外家恩数仍长信,原庙蒸尝即......
  • 秋兴九首其三拟韦应物
    坐投林下石,秋声出疏林。林间鸟惊栖,岂独伤客心。物亦有代谢,此理共古今。邻父缩新醅,林下邀......
  • 孙莘老挽词四首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 孙莘老挽词四首
    青春芸阁妙文词,进读金华鬓若丝。转守七州多异政,奉常处处有房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