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道情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郑燮
2025-07-19

道情

清代  郑燮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潇潇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道情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道情翻译及注释

《道情》是清代文人郑燮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老渔翁,一钓竿。
靠山崖,傍水湾。
扁舟来往无牵绊,
沙鸥点点轻波远,
荻港潇潇白昼寒。
高歌一曲斜阳晚,
一霎时波摇金影,
蓦抬头月上东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渔翁的景象和他在湾口垂钓的情景。老渔翁靠近山崖,选择在水湾边垂钓。他乘坐着一艘小船,自由自在地航行,没有任何牵绊。远处的沙鸥点点点缀着轻盈的波浪,而荻港在寒冷的白昼中显得清幽。晚霞斜射,老渔翁高歌一曲,瞬间波光摇曳,金色的倒影闪耀。突然仰头,发现月亮已经升上东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宁静与自由的渔翁景象。老渔翁选择在山崖和湾口之间垂钓,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享受。他乘坐的小船自由自在地航行,没有任何束缚和牵绊,象征着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沙鸥点点和轻盈的波浪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而荻港在白昼的寒冷中更显得清幽,给人一种宁静静谧的感觉。

晚霞斜射的场景描写展示了老渔翁在斜阳下高歌的情景,这个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美感。波浪在歌声中瞬间摇曳,金色的倒影闪烁,给人一种动感和活力。最后,当老渔翁抬头仰望时,发现月亮已经升上东山,这是一种自然界的变化和流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老渔翁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流动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道情拼音读音参考

dào qíng
道情

lǎo yú wēng, yī diào gān.
老渔翁,一钓竿。
kào shān yá, bàng shuǐ wān.
靠山崖,傍水湾。
piān zhōu lái wǎng wú qiān bàn, shā ōu diǎn diǎn qīng bō yuǎn,
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
dí gǎng xiāo xiāo bái zhòu hán.
荻港潇潇白昼寒。
gāo gē yī qǔ xié yáng wǎn,
高歌一曲斜阳晚,
yī shà shí bō yáo jīn yǐng, mò tái tóu yuè shàng dōng shān.
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相关内容:

道情

道情

道情

念奴娇 胭脂井

念奴娇 高座寺


相关热词搜索:道情
热文观察...
  • 道情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茫野草秋山外,丰碑是处成荒冢,华表千寻卧碧苔。坟前石马磨......
  • 浣溪沙
    楼倚春江百尺高。烟中还未见归桡。几时期信似江潮。花片片飞风弄蝶,柳阴阴下水平桥。日长才过又......
  • 道情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秋星闪烁颓......
  • 菩萨蛮
    闻人语著仙卿字。?情恨意还须喜。何况草长时。酒前频共伊。娇香堆宝帐。月到梨花上。心事两人知。......
  •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余片石碧崔嵬。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