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春初对暮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温庭筠
2025-07-19

春初对暮雨

唐代  温庭筠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春初对暮雨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春初对暮雨翻译及注释

《春初对暮雨》是唐代温庭筠创作的诗词。诗意描绘了初春时节的一场暮雨,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景色。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落在丛筱间的声音,以及雨水从轩窗上往下滴落的情景。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这两句表达了黄昏中望着远处的树木,体味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深入大地。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这两句描述了小雨点伴随着细风迅速地飘落,雨声轻轻地进入夜晚的喧嚣之中。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这两句描绘了雀鸟在槿树上争食的热闹场景,而人们则安静地离开菜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这两句形容了雨水湿润了瓦片,使其反射出微弱的光亮,而房屋的深处则因雨夜的昏暗而模糊不清。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江上的草木依旧茂盛,而他却与王孙一起滞留不前,心情无法舒畅。

总体而言,《春初对暮雨》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一场暮雨的情景,并通过对雨水声音、景色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春初对暮雨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chū duì mù yǔ
春初对暮雨

xī lì shēng cóng xiǎo, kōng méng xuàn wǎng xuān.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míng zī kàn yuǎn shù, chūn yì rù chén gēn.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diǎn xì piāo fēng jí, shēng qīng rù yè fán.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què xuān zhēng jǐn shù, rén jìng chū shū yuán.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wǎ shī guāng xiān qǐ, fáng shēn yǐng yì hūn.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bù yīng jiāng shàng cǎo, xiāng yǔ zhì wáng sūn.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相关内容:

元日女道士受箓

旅次盱眙县

堂堂曲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穆郎中赴阙
    应念愁中恨索居,鹂歌声里且踟蹰。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 醴陵道中
    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 湘宫人歌
    池塘芳草湿,夜半东风起。生绿画罗屏,金壶贮春水。黄粉楚宫人,芳花玉刻鳞。娟娟照棋烛,不语两......
  •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一作下第寄司马札)
    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三春月照千山道,十日花开一......
  • 题薛昌之所居
    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翠微应有雪,窗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