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7-22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

唐代  武元衡  

古文观止  初中文言文  送别  赠序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翻译及注释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是唐代诗人武元衡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离别的情景,抒发了别离之中的无奈和忧愁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的场景。第一句“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意为乡路初发,马车行进,而正在分别之际,诗人又不忍离开,拖延时间。

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以表达离别之时的无奈情绪。例如,他提到的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随汉将节去西域致使天山以北诸国纳入中国势力范围。王濬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他守卫着刀州(位于今四川)。这些人物都代表着坚守、使命和忠诚。

接下来,诗人再以具象的方式描绘分别时的心情。他用“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的意象来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之情。泽国烟花度指的是南诏国的繁华景象,而铜梁雾雨则映射出分别时的悲伤情绪。

最后两句“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改变离别的事实和他内心的万般愤恨,正如锦江水流无法逆转一样。

这首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提及历史人物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伤感。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离别之中的苦涩与无奈。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tài cháng cóng xiōng liú bié yī zuò sòng tài cháng shí èr xiōng bà cè nán zhào què fù shàng dōu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

xiāng lù rì zī shǐ, zhēng xuān xíng fù liú.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zhāng qiān suí hàn jié, wáng jùn shǒu dāo zhōu.
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
zé guó yān huā dù, tóng liáng wù yǔ chóu.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bié lí wú kě nài, wàn hèn jǐn jiāng liú.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相关内容:

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送徐员外还京(一作使还上都)

送柳郎中(一作柳侍御,一作李侍郎)裴起居

兵行褒斜谷作


相关热词搜索:太常留别南诏
热文观察...
  • 春日与诸公泛舟
    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不应归棹远,明月在......
  • 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
    萧条寒日晏,凄惨别魂惊。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驿,烦君泪......
  • 江上寄隐者
    归舟不计程,江月屡亏盈。霭霭沧波路,悠悠离别情。蒹葭连水国,鼙鼓近梁城。却忆沿江叟,汀洲春......
  • 台中题壁
    柏台年未老,蓬鬓忽苍苍。无事裨明主,何心弄宪章。雀声愁霰雪,鸿思恨关梁。会脱簪缨去,故山瑶......
  • 送严绅游兰溪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萧萧驱匹马,何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