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禅句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禅句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予自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著袈裟。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禅句二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禅句二首翻译及注释

《禅句二首》是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自己是来自钓鱼船上的客人,
偶尔也会脱下须鬓(胡须和鬓发)穿上袈裟(僧袍)。
佛祖的位置并不会留住我,
夜晚来临,我仍旧宿在芦花之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庭坚的禅思和人生感悟。他以自己为主角,描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悟道的追求。诗中的钓鱼船和袈裟象征着世俗与出世的对立,诗人通过脱下须鬓穿上袈裟,暗示他放下了尘世的琐事,希望能够超越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然而,他意识到在佛祖的境地中,他无法久留,无法真正与佛祖融为一体。最后,他以宿在芦花之间来表达他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禅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钓鱼船上的客人身份,以及偶尔穿上袈裟的景象,展现了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然而,诗人也深知禅境的难以捉摸和无法长久停留,用"佛祖位中留不住"来表达这种无法永恒驻留的心境。最后一句"夜来依旧宿芦花"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境的追求,表现出他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寻。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境和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它展示了黄庭坚深邃的禅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引发自己对人生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禅句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n jù èr shǒu
禅句二首

yǔ zì diào yú chuán shàng kè, ǒu chú xū bìn zhe jiā shā.
予自钓鱼船上客,偶除须鬓著袈裟。
fó zǔ wèi zhōng liú bú zhù, yè lái yī jiù sù lú huā.
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相关内容:

禅句二首

残句:百家传本略相似

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

泊大孤山作

白莲庵颂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
热文观察...
  • 呈李卿
    歌舞如云四散飞,东园篮轝醉归时。细看春色低红烛,仰折花枝坠接(上四下离)。仙李回风转长袖,......
  • 长芦夫和尚真赞
    松枯竹瘦,是其岁寒也。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取多国士,庄严此土,如陶家手也。拂除方丈,置榻......
  • 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
    客愁非一种,历乱如蜜房。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我家犹北门,王子渺湖湘。寄书无雁来,衰草漫......
  • 次韵答柳通叟问舍求田之诗
    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但令有妇如康子,安用生儿似仲谋。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
  • 呈王明复陈季张
    倦客西来厌马鞍,为予休辔小长安。陈遵投辖情何厚,王粲登楼兴未阑。雪压群山晴後白,月临千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