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尝建茗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27

尝建茗二首

宋代  曾几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尝建茗二首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尝建茗二首翻译及注释

《尝建茗二首》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品茗的情景,并表达了作者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和对浮华物质的拒绝。

中文译文: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茅宇和茶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清幽宜人的初夏景象。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拒绝。

首句“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描绘了茅屋已经进入初夏,而沏茶的茶具还停留在早春的时节,给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通过对茶水的描绘,表达了茶汤清澈如水,没有一丝尘埃。这里的“汤”指的是茶汤,而“沃雪”则形容茶汤的清澈洁净,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四句“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诗人表达了对虚荣和浮华的厌弃。这里的“三韭”指的是低贱的蔬菜,而“八珍”则代表珍贵的美味食物。有些客人嘲笑作者只提供了普通的蔬菜,而没有奢华的美食,然而作者认为这种简朴的茶点更加珍贵,因为它代表了清新自然的味道。

最后两句“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诗人表示更好地把这些简朴的茶点珍藏起来,以免辜负了这美好的一年。这里的“孤负一年新”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以茶和茅屋为背景,以简朴和自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推崇自然、热爱简单生活的情感。诗人通过品茗的场景,反思了社会浮华和虚荣的现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真实的态度。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清新风范和对于自然和纯粹生活的追求。

尝建茗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áng jiàn míng èr shǒu
尝建茗二首

máo yǔ yǐ chū xià, chá ōu fāng zǎo chūn.
茅宇已初夏,茶瓯方早春。
zhēn chéng tāng wò xuě, wú fù kě shēng chén.
真成汤沃雪,无复渴生尘。
yǒu kè cháo sān jiǔ, qí shuí sòng bā zhēn.
有客嘲三韭,其谁送八珍。
bù rú cáng qù hǎo, gū fù yī nián xīn.
不如藏去好,孤负一年新。


相关内容:

尝建茗二首

长淮有感

参云亭晚坐

白龟

坐进堂


相关热词搜索:建茗二首
热文观察...
  • 春日即事次韵
    秾李花如许,殊胜灼灼红。只言开似雪,不道去随风。胜日从吾党,衰年念此翁。诗情犹可强,杯勺不......
  • 次曾宏甫社日赏海棠吴守宅且试新茗韵
    一树深深地主家,外边谁复见秾华。却因社日治聋酒,得醉春时近眼花。著偻施朱俱惬当,吹风洗雨但......
  • 次钱处和赠赴召之行韵
    苍颜白发海边州,敢与君王侧席求。水似篙深催我去,雨如丝下要人留。偶然结绶登畿左,不受攀辕拥......
  • 大藤峡
    一洗干戈眼,舟穿乱石间。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江溃重围急,天横一线悭。人言三峡险,此路足......
  • 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棋
    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不知维摩诘,众论付括囊。君家富月团,入眼惊未尝。劝君勿浪出,中有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