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草木多憔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明代诗人董少玉
2025-07-21

草木多憔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从夫赴雁门  
朝代:明代  
作者:董少玉  
字数:5  
平仄:仄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草木多憔悴翻译及注释

《从夫赴雁门》是明代董少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雁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妻子与丈夫分离的情景。诗人通过雁门的黄沙、烽火和角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凄之情。风月景象失去了往日的美丽,草木也因时光的流逝而凋零。诗人的丈夫是一名逐臣,被迫离开家乡,妻子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不禁流下了眼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背景和一个妻子的离别之痛。诗中的雁门被描绘成一片黄沙地,象征着边疆的荒凉和动荡。烽火连绵不断,角声嘹亮,形成了诗人内心悲凄情绪的音景。风月的凄美与诗人内心的哀伤相互呼应,草木的凋零也暗示着岁月流转无情。最后两句表达了妻子作为逐臣的妻子,面对丈夫离去的痛苦,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对战乱岁月的无奈。诗人通过描绘雁门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边塞的艰难和动荡,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普通妻子在丈夫离去时的悲伤和无奈。这首诗词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人们对战争和离别的痛苦的共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草木多憔悴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fū fù yàn mén
从夫赴雁门

yàn mén xī jìn hú, yī piàn huáng shā dì.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
fēng huǒ yè lián tiān, jiǎo shēng rù yún jì.
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
fēng yuè jǐn bēi qī, cǎo mù duō qiáo cuì.
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
kuàng shì zhú chén qī, nà néng bù sǎ lèi.
况是逐臣妻,那能不洒泪。


相关内容:

风月尽悲凄

角声入云际

烽火夜连天

一片黄沙地

故园兄弟衔杯


相关热词搜索:草木多憔悴
热文观察...
  • 况是逐臣妻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况是逐臣妻,那能不......
  • 那能不洒泪
    雁门西近胡,一片黄沙地。烽火夜连天,角声入云际。风月尽悲凄,草木多憔悴。况是逐臣妻,那能不......
  • 睡起凭阑望
    睡起凭阑望,残云晚较多。雨删花织锦,风熨草铺罗。嫩筿平穿阁,垂杨半近河。荡舟侬岂敢,莫唱《......
  • 残云晚较多
    睡起凭阑望,残云晚较多。雨删花织锦,风熨草铺罗。嫩筿平穿阁,垂杨半近河。荡舟侬岂敢,莫唱《......
  • 风熨草铺罗
    睡起凭阑望,残云晚较多。雨删花织锦,风熨草铺罗。嫩筿平穿阁,垂杨半近河。荡舟侬岂敢,莫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