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草阁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7-21

草阁

唐代  杜甫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草阁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草阁翻译及注释

《草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诗人在一座草庐中的感受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杜甫在一座草屋中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草阁、柴扉、夜水、星月、高云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草阁无地,柴扉永不关,表现出一种放浪形骸、不受拘束的心态。夜晚,鱼龙回游于夜水,星月映照秋山,生活在草屋之中的诗人对自然景色感到着迷。长时间的露水浸湿了草阁,高云却薄如纸,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诗人泛舟水上,却因自己的飘泊而感到惭愧,损失了红颜容颜,显现出一种沧桑感和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草阁、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豁达、放浪、忧伤交织的情感。诗中的草阁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草庐虽然简陋,却给诗人带来了心灵的自由。诗人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夜水、星月、秋山等自然的美妙,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这两句,将自然景色与光阴流转相结合,抒发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泛舟而行,诗人的内心却暗示着不安和迷茫,他感到惭愧,觉得自己飘泊得如同小妇人,失去了年少时的容颜。这种对青春逝去的感伤和对未来的迷茫,使诗词更加具有共鸣和感染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展现了杜甫在草庐中的自由心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切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草阁拼音读音参考

cǎo gé
草阁

cǎo gé lín wú dì, chái fēi yǒng bù guān.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yú lóng huí yè shuǐ, xīng yuè dòng qiū shān.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jiǔ lù qīng chū shī, gāo yún báo wèi hái.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fàn zhōu cán xiǎo fù, piāo bó sǔn hóng yán.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相关内容:

垂白(一作白首)

覆舟二首

鹦鹉(一作翦羽)

能画

洛阳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中夜
    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故国风云气,高堂战伐尘。胡雏负恩泽,嗟尔太......
  • 江月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
  • 孟氏(集有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诗)
    孟氏好兄弟,养亲唯小园。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卜邻惭近舍,训子学......
  • 有叹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武德开元际,苍生岂......
  • 吾宗(卫仓曹崇简)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