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蚕饥妾欲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23

蚕饥妾欲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子夜吴歌春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字数:5  
平仄:平平仄仄仄  
分类:唐诗三百首  乐府  春天  赞美  女子子夜  

【古诗内容】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蚕饥妾欲去翻译及注释

翻译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
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
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斑的时间了。

注释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唐书·乐志》说:“《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因起于吴地,所以又名《子夜吴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③素:白色。
④“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⑤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⑥“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蚕饥妾欲去赏析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蚕饥妾欲去拼音读音参考

zǐ yè wú gē chūn gē
子夜吴歌·春歌

qín dì luó fū nǚ, cǎi sāng lǜ shuǐ biān.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sù shǒu qīng tiáo shàng, hóng zhuāng bái rì xiān.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cán jī qiè yù qù, wǔ mǎ mò liú lián.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相关内容:

五马莫留连

红妆白日鲜

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

灵台凯歌入


相关热词搜索:蚕饥妾欲去
本文链接:https://m.yofuner.com/edu/canjiqieyuqu.html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热门资讯...
热文观察...
  • 江汉曾为客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
  • 相逢每醉还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
  • 何因不归去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
  • 淮上有秋山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
  • 臣请就死于国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