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不须悲愤托秦筝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现代诗人陈独秀
2025-07-22

不须悲愤托秦筝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本事诗  
朝代:现代  
作者:陈独秀  
字数:7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古诗内容】
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端尽属郎。
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托秦筝

不须悲愤托秦筝翻译及注释

《本事诗》是一首现代诗词,作者是陈独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昭王已死燕台废,
珠玉无端尽属郎。
黄鹤孤飞千里志,
不须悲愤托秦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时代变迁和命运无常的思考与抒发。它以历史时代中的昭王和燕台为象征,描述了昔日辉煌的王朝已经消失,美玉珠宝也流落到普通人的手中。然而,诗中提到的黄鹤却独自飞翔,跨越千里,寄托着坚定的志向。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悲愤的态度,表示不需要将悲愤托付给琴筝这种乐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索。昭王和燕台的衰败象征着历史的更迭和王朝的兴衰,珠玉属于平凡人则意味着权力的流转和财富的转移。而黄鹤孤飞,代表着个人追求卓越和超越自我的志向。作者通过对比显现出时代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但也表达了个人的坚定和追求。最后一句表明作者不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琴筝这样的乐器上,意味着他不愿沉湎于悲愤之中,而是希望积极面对命运和时代的挑战。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历史和个人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对个人追求的坚定。它唤起了读者对历史和命运的反思,同时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境和追求卓越。

不须悲愤托秦筝拼音读音参考

běn shì shī
本事诗

zhāo wáng yǐ sǐ yàn tái fèi, zhū yù wú duān jǐn shǔ láng.
昭王已死燕台废,珠玉无端尽属郎。
huáng hè gū fēi qiān lǐ zhì, bù xū bēi fèn tuō qín zhēng.
黄鹤孤飞千里志,不须悲愤托秦筝。


相关内容:

黄鹤孤飞千里志

昭王已死燕台废

珠玉无端尽属郎

沽酒无颜过二桥

周郎未遇春衫薄


相关热词搜索:不须悲愤托秦筝
热文观察...
  • 委巷有佳人
    委巷有佳人,颜色艳桃李。珠翠不增妍,所佩兰与芷。相遇非深恩,羞为发皓齿。闭户弄朱弦,江湖万......
  • 爱憎随相欺
    得失在跬步,杨朱泣路歧。变易在俄顷,墨翟悲染丝。人心有取舍,爱憎随相欺。八骏虽神逸,绝尘犹......
  • 八骏虽神逸
    得失在跬步,杨朱泣路歧。变易在俄顷,墨翟悲染丝。人心有取舍,爱憎随相欺。八骏虽神逸,绝尘犹......
  • 绝尘犹可追
    得失在跬步,杨朱泣路歧。变易在俄顷,墨翟悲染丝。人心有取舍,爱憎随相欺。八骏虽神逸,绝尘犹......
  • 美哉武灵王
    美哉武灵王,梦登黄华颠。女娃挟赵瑟,歌诗流眄妍。变服习胡射,宗族害其贤。奇计竟不成,美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