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不采羞自献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3

不采羞自献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题杨次公春兰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字数:5  
平仄:仄仄平仄仄  

【古诗内容】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不采羞自献翻译及注释

《题杨次公春兰》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春兰的画面,通过对春兰的形容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春兰为主题,通过对春兰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美的敏感和对艺术的追求。首两句"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将春兰比作美人,意味着春兰的美丽令人心生敬慕,不需要人们采摘,自然散发出香气。这种美丽的形象融入了自然的纯真和自然的态度。

接下来两句"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表达了苏轼对春兰美丽形象的追求,他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春兰的美丽保存下来,补充《离骚》这首著名的古代诗篇中所描绘的美景。

最后两句"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则表达了苏轼对春兰的敬重之情。他认为春兰的美丽超越了凡俗,如同神灵一般,因此不敢戴上冠冕和珠宝来与之相媲美。

整首诗词以春兰为主题,通过对春兰美丽的描绘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之美和艺术的热爱。同时,诗词中融入了对神秘与高贵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具有深远的意境和内涵。

不采羞自献拼音读音参考

tí yáng cì gōng chūn lán
题杨次公春兰

chūn lán rú měi rén, bù cǎi xiū zì xiàn.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shí wén fēng lù xiāng, péng ài shēn bú jiàn.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dān qīng xiě zhēn sè, yù bǔ lí sāo chuán.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duì zhī rú líng jūn, guān pèi bù gǎn yàn.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相关内容:

气寒西北何人剑

定乎内外之分

诗家总爱西昆好

气寒西北何人剑

诗家总爱西昆好


相关热词搜索:不采羞自献
热文观察...
  • 莫厌家鸡更问人
    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
  • 六月连山柘枝红
    今年荔子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五月照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
  • 诗家总爱西昆好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 不采羞自献
    今之墨兰,山谷之所谓兰也,一干一死。古之兰,根枝叶花皆香,一树而千万蕊。《离骚》曰纫秋兰以......
  • 殊异乎公路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