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唐代  白居易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翻译及注释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身患重病时与柳枝的离别情景。诗中的杨柳婉约地依附在小楼上,已经陪伴醉翁度过了很多年。明天,当醉翁离开后,世间将不再需要春风。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柳枝和醉翁作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离别和无常的领悟。柳枝作为春天的象征,与醉翁共同度过了多年的时光,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充实。然而,当醉翁离开后,世间将不再需要春风,这里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必然性。诗人通过描绘柳枝的离别,表达了对自己身患重病的现实感受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慨,展示了唐代诗人典型的积极向上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zhōng shī shí wǔ shǒu bié liǔ zhī
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liǎng zhī yáng liǔ xiǎo lóu zhōng, niǎo niǎo duō nián bàn zuì wēng.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míng rì fàng guī guī qù hòu, shì jiān yīng bú yào chūn fēng.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相关内容:

饮马长城窟

怀山居邀松阳子同作

秋思

春咏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巫山怀古
    十二峰峦斗翠微,石烟花雾犯容辉。青春楚女妒云老,白日神人入梦稀。银箭暗凋歌夜烛,珠泉频点舞......
  •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小侄名阿宜,未得三尺长。头圆筋骨紧,两眼明且光。去年学官人,竹马绕四廊。指挥群儿辈,意气何......
  • 笛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雁起雪云夕,龙吟烟水空。虏尘深汉地,羌思切边风。试弄阳春曲,西园桃......
  • 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
  •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