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7-18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

宋代  文天祥  

卧听风雷叱,天官赦小臣。
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
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
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翻译及注释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卧听风雷叱,
天官赦小臣。
平生无害物,
不死复为人。
道德门庭远,
君亲念虑新。
自怜蝼蚁辈,
岂意动苍旻。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文天祥在病重时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被召见到皇帝那里,皇帝赦免了他的罪过,他醒来后病情奇迹般地好转。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君王和亲人的思念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道德的追求。诗的开头写道“卧听风雷叱”,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病榻上倾听风雷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接着,诗中出现了“天官赦小臣”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在梦中被皇帝赦免罪过的幸运和感激之情。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自省和对道德的追求,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和重生。

诗的后半部分写道“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表达了作者平素无害的心态和对生命的珍惜。他认为自己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希望能够活着,继续为人。接下来的两句“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表达了作者对道德的追求和对君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微不足道的地位的自嘲和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君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它展示了文天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shén mèng zhào zhì dì suǒ huò yòu jué ér dùn yù suì fù
病甚梦召至帝所获宥觉而顿愈遂赋

wò tīng fēng léi chì, tiān guān shè xiǎo chén.
卧听风雷叱,天官赦小臣。
píng shēng wú hài wù, bù sǐ fù wéi rén.
平生无害物,不死复为人。
dào dé mén tíng yuǎn, jūn qīn niàn lǜ xīn.
道德门庭远,君亲念虑新。
zì lián lóu yǐ bèi, qǐ yì dòng cāng mín.
自怜蝼蚁辈,岂意动苍旻。


相关内容:

明堂庆成诗

赵太祖暮

宝应道中

自叹

自叹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断雁
    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素琴弦已绝,不绝是......
  • 发鱼台
    晨炊发鱼台,碎雨飞击面。团团四野周,冥冥万象变。疑是江南山,烟雾昏不见。岂知此中原,今古经......
  • 发郓州喜晴
    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流澌被鞍(左革右登......
  • 赴阙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役役惭金注,悠悠欢瓦全。丈夫竟何事,一日定......
  • 改题万安县凝祥观
    古道松花空翠香,风前鬓影照沧浪。飞泉半壁朝云湿,啼鸟澌满山春日长。须信神仙元有国,不知蛮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