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病后白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4

病后白发

宋代  苏辙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従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病后白发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病后白发翻译及注释

《病后白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苏辙。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病后白发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筋力從凋朽,肝心罢激昂。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译文:
当年茂盛的树木自幼时就开始失去叶子,经不起寒霜的侵袭。
疾病使衰颓的头发变得苍白,梳理时脱落的细丝越来越长。
筋骨的力量随着年华的凋零而日渐衰退,肝脏和心灵的激动已然消退。
形势就像秋后的雨水,一次次带来凄凉和寒冷。

诗意和赏析:
《病后白发》以自然景物的比喻来抒发作者对自身衰老和病痛的感受,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脆弱。诗中的枯木、晓霜、衰发白都是象征死亡和衰老的意象,将作者的疾病和年老与自然界的凋零相对应。通过描绘头发的变白和凋落,诗人表达了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渐渐消退的力量。他的筋力衰退,肝心不再激昂,正如秋后的雨水带来的凄凉和寒冷,形势一次次地向着衰败的方向发展。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意象和人生经历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疾病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的思考。它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抗拒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健康的怀念和无奈。整首诗意境凄凉、深沉,通过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给人一种悲凉和思索的感觉。

病后白发拼音读音参考

bìng hòu bái fà
病后白发

kū mù zì shǎo yè, bù kān jīng xiǎo shuāng.
枯木自少叶,不堪经晓霜。
bìng tiān shuāi fā bái, shū luò xì sī zhǎng.
病添衰发白,梳落细丝长。
jīn lì cóng diāo xiǔ, gān xīn bà jī áng.
筋力従凋朽,肝心罢激昂。
shì rú qiū hòu yǔ, yí dù yī qī liáng.
势如秋后雨,一度一凄凉。


相关内容:

郭尉愿惇夫以琳上人书诗为示次韵

汲阳阻风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逢章户掾赴澧州

寄题孔氏颜乐亭


相关热词搜索:白发
热文观察...
  • 赠王复处士
    候潮门外王居士,平昔交游遍海涯。本种杉松为老计,晚将亭榭付邻家。为生有道终安隐,好事来游空......
  • 过王介同年墓
    平生使气坐生风,徐叩方知学有功。应奉读书无复忘,虞翻忤物自甘穷。埋根射策久弥奋,投老为邦悍......
  • 答颜复国博
    岁晚河水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
  • 次韵王定民宣德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
  • 次韵发运路昌衡淮见山堂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