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戎昱
2025-07-23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唐代  戎昱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作者简介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翻译及注释

手把杏花枝,
未曾经别离。
黄昏掩门后,
寂寞自心知。

中文译文:
手握着杏花枝,
从未经历过离别。
黄昏时分,门掩起来,
寂寞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作者用“手把杏花枝”描绘主人公手中的一支杏花枝,表达了离别前的安抚和美好。而“未曾经别离”则暗指主人公与被离别的人之间始终没有真正的离别,暗示着他们之间的特殊感情和牵挂。

诗的后两句“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则表达了离别之后的空虚和孤独之感。黄昏时分,门关上了,整个世界似乎都变得冷寂,只有寂寞深入心底。这种寥寥数语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字珠玑,通过简洁的表述展现出离别的忧伤和孤独,让读者感受到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无助。这种寥寥数语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拼音读音参考

bié lí zuò yī zuò dài shū lún shī
别离作(一作戴叔伦诗)

shǒu bà xìng huā zhī, wèi zēng jīng bié lí.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
huáng hūn yǎn mén hòu, jì mò zì xīn zhī.
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相关内容:

下第留辞顾侍郎

寄许炼师(一作李益诗)

途中寄李二(一作李益诗)

感春

哭黔中薛大夫


相关热词搜索:别离戴叔伦诗
热文观察...
  • 九日贾明府见访
    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同人愿得长携手,久客深思一......
  •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
  •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
  • 赠宜阳张使君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
  •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东
    江东万里外,别后几凄凄。峡路花应发,津亭柳正齐。酒倾迟日暮,川阔远天低。心系征帆上,随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