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避草每移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3

避草每移径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律僧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字数:5  
平仄:仄仄仄平仄  

【古诗内容】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
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
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避草每移径翻译及注释

《律僧》是唐代张籍所作,描写了一位苦行僧人的生活。诗中的僧人苦行多年,身形清瘦,年纪最小。他一日只吃一顿斋食,讲佛法时从未有过打瞌睡。为了避免踩踏草地,他总是选择新的路径,即便如此,他也会小心地将路上的虫子重新放回水中。作者称他所宣扬的佛法是来自天竺(指印度),却有几人能真正领悟传达。

诗中表现了僧人苦行的坚持和克己精神。他不择艰辛,不求名利,只为了修行,这种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他以斋食为食,不过度养身,身形清瘦,也体现了他对食物的节制和修身养性的追求。他讲佛法时始终保持清醒,没有打瞌睡的情况,这表明他对佛法的虔诚和专注。他避免踏踏草地,将路上的虫子放回水中,体现了他对生灵的尊重和关怀,展示了他慈悲心和与世界和谐相处的态度。最后,作者提到他所宣扬的佛法来自天竺,传承不易,只有少数人真正能领悟。这句话暗示了佛法的深奥和僧人修行的难度,以及对真正悟道者的崇敬。

这首诗从苦行僧人的身体修行、精神追求和修身养性等方面展现了他的修行之道和佛法思想。同时,诗中的景物和细节描写也描绘出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整首诗结构简洁,选字精练,抒发了僧人的慈悲心、毅力和对佛法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修行者的敬佩和向往。

避草每移径拼音读音参考

lǜ sēng
律僧

kǔ háng zhǎng bù chū, qīng léi zuì shào nián.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
chí zhāi wéi yī shí, jiǎng lǜ qǐ céng mián.
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
bì cǎo měi yí jìng, lǜ chóng hái rù quán.
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
cóng lái tiān zhú fǎ, dào cǐ jǐ rén chuán.
从来天竺法,到此几人传。


相关内容:

讲律岂曾眠

清羸最少年

持斋唯一食

苦行长不出

重收陇外地


相关热词搜索:避草每移径
热文观察...
  • 滤虫还入泉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
  • 从来天竺法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
  • 到此几人传
    苦行长不出,清羸最少年。持斋唯一食,讲律岂曾眠。避草每移径,滤虫还入泉。从来天竺法,到此几......
  • 横琴当月下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
  • 寂寂山景静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时。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西峰采药伴,此夕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