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变行路难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昌龄
2025-07-22

变行路难

唐代  王昌龄  

行路难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变行路难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变行路难翻译及注释

《变行路难》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作品,描写了战士在征战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难。

诗中描述了在傍晚时分,风吹草低见马蹄的场景,展现了军队准备出发的动荡场面。诗人把战士比作马,风吹动着他们的旗帜,出发的阵云密布,像千里的浓沙般密集。千里征途遥远,砂砾弹奏着令人心悸的曲调。这些战士征战边疆,为了能获得功勋和地位,他们都不再想念家庭和闺阁。

这首诗词中融入了战争和征战的动态氛围,通过描绘风吹草低见马蹄的景象,展示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艰辛与奋斗。诗人通过描绘战士出征的悲壮场景,表达出战士们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的坚定意志和对家庭的牵挂。

这首诗词中运用了形象逼真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时间、声音和景物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士们在征战途中所经历的艰难与危险。诗人以横吹悲和马嘶合作为开篇,使得整首诗急促有力,节奏感明显。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表达了战士们为了天下的荣誉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变行路难拼音读音参考

biàn xíng lù nán
变行路难

xiàng wǎn héng chuī bēi, fēng dòng mǎ sī hé.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
qián qū yǐn qí jié, qiān lǐ zhèn yún zā.
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
chán yú xià yīn shān, shā lì kōng sà sà.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
fēng hóu qǔ yī zhàn, qǐ fù niàn guī gé.
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相关内容: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点绛唇

六州歌头

高邮雨泊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如梦令
    江上绿杨芳草,想见故园春好。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
  • 晚登江楼有怀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
  •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待我来岁行,相随浮......
  • 沁园春
    峰下王道者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行到水穷......
  • 念奴娇(重午次丁广文韵)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