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八月十五夜对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回
2025-07-27

八月十五夜对月

宋代  方回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八月十五夜对月翻译及注释

《八月十五夜对月》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散发披襟一再窥,
未甘兀兀守书痴。
且圆照尽天圆处,
秋半凉当夜半时。

人世无灯方作梦,
山翁有酒更能诗。
此心除却嫦娥外,
惟许崚嶒瘦影知。

译文:
散发披襟一再窥,
不甘心灵封闭,不满足于一味追求书本的智慧。
月亮正圆,照亮了整个天空,
秋天的半夜,凉意正当时。

人世间没有灯光,才能作梦,
山中的隐士有美酒,更能写出动人的诗篇。
这颗心除了向往嫦娥外,
只有高山上的苍瘦身影能够理解。

诗意和赏析:
《八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一个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方回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

诗中的"散发披襟"一词,形容诗人散漫不羁的形象,他不愿束缚于书本之中,希望能够窥探更广阔的世界。"未甘兀兀守书痴"表达了诗人对于单调乏味生活的不满,他渴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且圆照尽天圆处"这一句描述了月亮的圆满和辉煌,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光明与追求。"秋半凉当夜半时"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意,给人以幽静和宁静的感觉。

"人世无灯方作梦"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忙喧嚣生活的厌倦,他认为只有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梦想。"山翁有酒更能诗"暗示了隐士山中的生活,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借着美酒写下动人的诗篇。

最后两句"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追求。嫦娥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理想,而"崚嶒瘦影"则指的是高山上的苍瘦身影,表示只有那些能够理解内心追求的人或事物,才能真正明白诗人的心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追寻内心真实的愿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于山林自由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对于宁静、自在的追求与渴望。

八月十五夜对月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duì yuè
八月十五夜对月

sàn fà pī jīn yī zài kuī, wèi gān wù wù shǒu shū chī.
散发披襟一再窥,未甘兀兀守书痴。
qiě yuán zhào jǐn tiān yuán chù, qiū bàn liáng dàng yè bàn shí.
且圆照尽天圆处,秋半凉当夜半时。
rén shì wú dēng fāng zuò mèng, shān wēng yǒu jiǔ gèng néng shī.
人世无灯方作梦,山翁有酒更能诗。
cǐ xīn chú què cháng é wài, wéi xǔ léng céng shòu yǐng zhī.
此心除却嫦娥外,惟许崚嶒瘦影知。


相关内容:

北珠怨

白土道中

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

八月十二夜对月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


相关热词搜索:对月八月
热文观察...
  • 辨渊明诗
    微禽移木石,欲以塞东洋。赋寿何能远,衔冤未始忘。起脾讹越婢,澎浪转彭郎。轻改刑天字,于文恐......
  • 别后读鹤田李元晖新诗用其体
    菊悴兰摧忆别离,雪边重映十年诗。泪凝紫篠湘灵怨,血迸红英蜀魄悲。旷野虎狼喧寇暴,长途鱼雁隔......
  • 编续集戏书
    朝衣已当酒家钱,更卖山中二顷田。尽听小姬辞别院,单留老马伴残年。假令埋骨终无地,断许知心独......
  • 宾旸来饮秀山予醉小跌次韵为吴体
    无冰为水柘为浆,深入醉乡心自凉。微官误身鱼中饵,俗士缚礼龟搘床。未妨卖书笑杜甫,宁能食乳羡......
  • 丙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南至寓杭
    卧厌邻人聒,晨兴亦喜晴。心知云气好,眼眩日华明。吾事元无节,南方暂偃兵。新妆小儿女,谁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