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

宋代  梅尧臣  

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
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
劝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翻译及注释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星彗云出,
天狗欲堕鸣。
狗扫不见迹,
昭晰河汉横。
河汉秋转净,
箕斗垂光晶。
劝尔长星酒,
收祲看太平。

诗意:
这首诗以观察天空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八月十三日的夜晚。长星和彗云出现,预示着天狗的嚎叫即将发生。然而,即使仔细搜寻,也无法找到天狗的踪迹,但河汉星河却清晰地横亘在天空中。秋季的河汉星河变得更加明亮,箕斗星座的光辉闪耀。最后,诗人劝诫人们举杯畅饮,以迎接和平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通过观察夜空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邃的意境。长星和彗云的出现象征着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即将发生,而天狗的鸣叫更加强调了这种紧张感。然而,诗中提到狗扫不见迹,意味着人们无法直接察觉到这种变化,这使得河汉星河的出现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河汉星河在秋季变得更加清晰,箕斗星座的光辉也更加闪耀,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变化的循环。最后,诗人以举杯畅饮的方式,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相结合的方式,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诗人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和人生变化的思考,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拼音读音参考

bā yuè shí sān rì guān zhǎng xīng
八月十三日观长星

zhǎng xīng huì yún chū, tiān gǒu yù duò míng.
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
gǒu sǎo bú jiàn jī, zhāo xī hé hàn héng.
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
hé hàn qiū zhuǎn jìng, jī dòu chuí guāng jīng.
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
quàn ěr zhǎng xīng jiǔ, shōu jìn kàn tài píng.
劝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


相关内容:

斫脍怀永叔

追咏崔奉礼小园

诸韩来会别

舟中值雨裴刁二君相与见过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相关热词搜索:十三日八月
热文观察...
  • 八日就湖上会饮呈晏相公
    明当是重九,黄菊还开不。先将掇其英,秋迳未能有。颓龄无以制,但不负此酒。红颊谁使歌,公怜牛......
  • 寄饶州范待制
    山水番君国,文章汉侍臣。古来中酒地,今来独醒人。坐啸安浮俗,谈诗接上宾。何由趋盛府,待尔望......
  •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人疑玉兔出,药杵不......
  • 八月十五夜有怀
    天为水苍玉,月拕潭面冰。万里绝瑕玷,百文已澄凝。山河了然在,星斗光莫增。借问九州内,岂无阴......
  • 百舌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只未学凤皇,有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