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跋黄鲁直画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8

跋黄鲁直画

宋代  王安石  

江南黄鹌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跋黄鲁直画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跋黄鲁直画翻译及注释

诗词:《跋黄鲁直画》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江南黄鹌飞满野,
徐熙画此何为者。
百年幅纸无所直,
公每玩之常在把。

中文译文:
江南地区黄鹌鸟在田野中飞翔,
徐熙为何绘制这幅画作?
经过百年,这卷画纸已经不再平直,
你常常翻看它又有何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的作品,描述了一幅徐熙所绘制的黄鹌鸟画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幅画作的疑问和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江南地区黄鹌鸟飞翔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作者提出了疑问,不解徐熙为何要绘制这幅画作,暗示了对艺术创作背后动机和意义的探索。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对画作的影响。百年过去,画纸已经不再平直,可能出现皱折或变形,失去了原来的完美状态。然而,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常常翻看这幅画,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喜爱和对历史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徐熙画作的思考,折射出作者对艺术、时间和文化的思考与感慨。它呈现了一种对艺术创作的深入思考和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叹。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对艺术与时间的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珍视。它揭示了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以及艺术在面对时间的冲击时所具有的力量和魅力。

跋黄鲁直画拼音读音参考

bá huáng lǔ zhí huà
跋黄鲁直画

jiāng nán huáng ān fēi mǎn yě, xú xī huà cǐ hé wéi zhě.
江南黄鹌飞满野,徐熙画此何为者。
bǎi nián fú zhǐ wú suǒ zhí, gōng měi wán zhī cháng zài bǎ.
百年幅纸无所直,公每玩之常在把。


相关内容:

巫峡

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

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

和平父寄道光法师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相关热词搜索:鲁直
热文观察...
  • 白日不照物
    白日不照物,浮云在寥廓。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行观蔡河上,负土私力弱。隋堤散万家,乱若春......
  • 北望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 北山道人栽松
    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磊砢拂天吾所爱,他生来此听楼钟。...
  • 车螯二首
    车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壳以无味弃,弃之能久存。予尝怜其肉,柔弱甘咀吞。又尝怪其壳,有功不......
  • 别皖口
    浮烟漠漠细沙平,飞雨溅溅嫩水生。异日不知来照影,更添华发几千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