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谷
2025-07-25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唐代  郑谷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
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
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
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翻译及注释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惊秋思浩然,
Startled by autumn, I think of the vastness,
信美向巴天。
Believing in beauty, I direct my gaze towards the sky.

独倚临江树,
Alone, I lean against a tree by the riverbank,
初闻落日蝉。
Hearing the cicadas as the sun sets for the first time.

哀荣悲往事,
Sorrow and glory, mourning for the past,
漂泊念多年。
Wandering, longing for many years.

未便甘休去,
Not yet ready to leave with ease,
吾宗尽见怜。
My clan has shown me great compassion.

中文译文: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惊讶于秋天的来临,我想起了广阔无垠的大地;
深信美好,我将目光投向苍穹高天。

独自倚靠在临江的一棵树旁,
初次听到落日时的蝉鸣。

悲伤与荣耀,对过去的哀悼,
四处漂泊,思念已有多年。

尚未做好轻松离去的准备,
故乡的人们尽显关怀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置身异乡,寄托思念和对过往的回忆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到来,唤起了他对广阔大地的思绪,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信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诗的前两句“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之时的震撼之感和对美好的信仰。诗人通过倚靠在临江的树旁,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同时也聆听着落日时蝉鸣,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不已。

诗的后两句“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哀伤、荣耀的回忆,同时也反映出他长期流浪在外的苦闷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表达了诗人心中不愿轻易离去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人们的感激和对他们的关怀之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旅途艰辛和怀旧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亲情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写景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人生的体悟。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拼音读音参考

bā cóng lǚ yù jì cháo zhōng cóng shū
巴賨旅寓寄朝中从叔

jīng qiū sī hào rán, xìn měi xiàng bā tiān.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
dú yǐ lín jiāng shù, chū wén luò rì chán.
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
āi róng bēi wǎng shì, piāo bó niàn duō nián.
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
wèi biàn gān xiū qù, wú zōng jǐn jiàn lián.
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相关内容:

赠下第举公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驿步(癸酉年在南安县)

友人问卜见招

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诸朝客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乾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用春字)
    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深疑一夜雨,宛似五湖春。泛滟翘振鹭,澄清跃紫鳞。翠低孤屿柳,香失半......
  • 南安寓止
    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蝶矜翅暖徐窥草,蜂倚身轻凝看花。天近函关屯瑞气,水侵吴甸浸......
  • 病中初闻复官二首
    抽毫连夜侍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烧玉谩劳曾历试,铄金宁为欠周防。也知恩泽招谗口,还痛神祇误......
  • 泛楚江
    九重城外家书远,百里洲前客棹还。金印碧幢如见问,一生安稳是长闲。...
  • 送新罗客归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明发千樯下,应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