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哀程袁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毛滂
2025-07-21

哀程袁州

宋代  毛滂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哀程袁州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哀程袁州翻译及注释

《哀程袁州》是宋代毛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令荆国得髦英,
清献先生语不轻。
汉使曾观楚风俗,
蜀翁未识鲁书生。
杨林坠露随沉魄,
丛玉留诗负夙情。
欲问典刑波浪阔,
遥知兰砌五经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袁州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荆国(即袁州)得到天命保佑的景象,清献先生(指袁州的贤才)的言论被人们所重视。汉代的使者曾经观察过楚国的风俗,而蜀地的老人却不了解鲁国的文人。诗人以杨林(指袁州)的坠露、丛玉(指袁州的才子)的留诗来表达自己对袁州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询问袁州的刑法和治理情况,但由于距离遥远,只能遥知袁州的文化底蕴丰厚,五经(指《易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在兰砌(指袁州的庭园)上横陈。

赏析:
《哀程袁州》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袁州的深情厚意。诗中通过对袁州荣耀和贤才的赞美,展示了袁州繁荣兴盛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汉代使者观察楚国风俗和蜀地老人不了解鲁国文人的对比,凸显了袁州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诗人以杨林坠露、丛玉留诗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袁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袁州文人才华的赞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袁州治理和文化底蕴的向往,将袁州与兰砌上陈列的五经相提并论,彰显了袁州的文化荣耀。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袁州的深情眷恋和对文化底蕴的向往之情。

哀程袁州拼音读音参考

āi chéng yuán zhōu
哀程袁州

zuò lìng jīng guó dé máo yīng, qīng xiàn xiān shēng yǔ bù qīng.
坐令荆国得髦英,清献先生语不轻。
hàn shǐ céng guān chǔ fēng sú, shǔ wēng wèi shí lǔ shū shēng.
汉使曾观楚风俗,蜀翁未识鲁书生。
yáng lín zhuì lù suí chén pò, cóng yù liú shī fù sù qíng.
杨林坠露随沉魄,丛玉留诗负夙情。
yù wèn diǎn xíng bō làng kuò, yáo zhī lán qì wǔ jīng héng.
欲问典刑波浪阔,遥知兰砌五经横。


相关内容:

昼寝石颐寺

欲访天柱山阇黎寄一绝句

友龙侄来别留诗次韵

僧惠澄从余学诗

仁义驿中


相关热词搜索:袁州
热文观察...
  • 八月二十八日挈家泛舟游上渚诗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未应儿辈觉,余醁且......
  • 蔡天逸以诗寄梅诗至梅不至
    应念萧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岭头春。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
  • 呈蔡内翰
    鄙夫十年江洚客,岸草汀鸥随步屧。稍收晚景付长竿,河伯供鱼慰弹铗。烟云不锁北阙心,飞出乱山青......
  • 次韵成允寒秀亭
    伐蒿种竹作清深,洗石锄垣出翠纹。玉节露匀新带月,苔肤雨涩细留云。四檐妍色开晴晓,一亩浓阴寄......
  • 代张菊
    去年出郭麦风秋,忆共儿童迓细侯。烟雨一溪行色动,管弦千里颂声留。断魂南浦横离恨,注目东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