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自抱琵琶迎海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0

自抱琵琶迎海神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蛮中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分类:重阳节  饮酒  思乡  

【古诗内容】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自抱琵琶迎海神翻译及注释

《蛮中》是一首描写异域风情的唐代诗词,作者张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悠扬的感情表达出了对蛮夷地区的向往和想象。

诗中描述了蛮夷地区的景色,铜柱南边的毒草在春天繁茂生长,而行人需要经过几天才能到达金麟(地名不详)。这里的铜柱和毒草象征着蛮夷地区的特色和难以逾越的障碍。

然后,诗人引入了一个神秘的女子,她佩戴着玉镮穿在耳朵上。这个女子自抱着琵琶,迎接海神。这里的女子象征着原始自然中的纯真和美丽,琵琶和海神则寓意着原始的神秘和力量。整首诗充满了异域风情和诗意的想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铜柱南边毒草春,
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镮穿耳谁家女,
自抱琵琶迎海神。

诗词的赏析:

《蛮中》以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展现了古代人对异域风情的向往和想象。诗中描绘的蛮夷地区的景色与行人的旅途给人以陌生和未知的感觉,而女子和琵琶则带来了神秘和诗意。整篇诗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揭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原始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探索和渴望。同时,诗中的景物和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整首诗词既有风景诗的韵味,又有抒情诗的艺术感染力,是一首充满异域特色和诗意的经典佳作。

自抱琵琶迎海神拼音读音参考

mán zhōng
蛮中

tóng zhù nán biān dú cǎo chūn, xíng rén jǐ rì dào jīn lín.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yù huán chuān ěr shuí jiā nǚ, zì bào pí pá yíng hǎi shén.
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相关内容:

玉镮穿耳谁家女

铜柱南边毒草春

行人几日到金麟

院中仙女修香火

不许闲人入看花


相关热词搜索:自抱琵琶迎海神
热文观察...
  • 茅山近别剡溪逢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 玉节青旄十二重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 罗浮最近海边峰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 自说年年上天去
    茅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峰。...
  • 茫茫菰草平如地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日暮未知投宿处,逢人更问向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