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舟中风雪五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0

舟中风雪五绝

宋代  苏辙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舟中风雪五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舟中风雪五绝翻译及注释

《舟中风雪五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船上观赏江面上飘落的雪景,并表达了对庐山群峰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面澄清雪未融,
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
遍看庐山群玉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扁舟行驶在江面上的景象。江面清澈,覆盖着未融化的雪花。扁舟在江面上荡漾前行,轻舟行进的水波痕迹随即消失。诗人欣赏着这美景,同时表达了对庐山群峰的景色的向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船上观赏江面飘雪的情景。首句"江面澄清雪未融"直接勾勒出江面上清澈的景象,暗示着寒冷的季节。接着,"扁舟荡漾水无踪"形象地描述了扁舟行驶在江面上的情景,水波荡漾的痕迹很快消失。这种描写技巧使读者感受到了瞬息万变的自然景观。

接下来的两句"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群峰的向往。篙师指的是划船的船夫,诗人表示船夫不需要匆忙前行,因为他们可以在船上悠然欣赏庐山的美景。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群峰如玉,壮丽而美丽。通过描绘庐山群峰,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景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感受。读者在阅读时可感受到冬日江面的宁静和庐山群峰的壮丽,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舟中风雪五绝拼音读音参考

zhōu zhòng fēng xuě wǔ jué
舟中风雪五绝

jiāng miàn chéng qīng xuě wèi róng, piān zhōu dàng yàng shuǐ wú zōng.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gāo shī bù yòng cōng cōng qù, biàn kàn lú shān qún yù fēng.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相关内容:

筑室示三子

舟中风雪五绝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二

食樱笋二首

食樱笋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五绝风雪
热文观察...
  • 屈原塔
    屈原遗宅秭归山,南宾古者巴子国。山中遗塔知几年,过者迟疑不能识。浮图高绝谁所为,原死岂复待......
  • 昭君村
    峡女王嫱继屈须,入宫曾不愧秦姝。一朝远逐呼韩去,遥忆江头捕鲤鱼。江上大鱼安敢钓,转柁横江筋......
  • 双凫观
    王乔西飞朝洛阳,飘飘千里双凫翔。凫飞遭网不能去,惟有空屦凫已亡。谁知野鸟不能化,岂必双屦能......
  • 巫山庙
    山中庙堂古神女,楚巫婆娑奏歌舞。空山日落悲风吹,举手睢盱道神语。神仙洁清非世人,瓦盎倾醪荐......
  • 闻子瞻重游南山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