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怨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1

怨词

唐代  白居易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怨词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怨词翻译及注释

《怨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夺宠心那惯,
寻思倚殿门。
不知移旧爱,
何处作新恩。

诗词表达了一种怨愤和失落的情感。诗人描述了自己被夺走宠爱的心情,思念着过去曾经依靠的地方,同时感叹自己不知道失去宠爱的原因,不知道新的恩宠将从何而来。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迷茫。诗中的“夺宠心那惯”揭示了诗人曾经被宠爱的经历,现在却失去了宠爱,心中充满了怨愤之情。诗人倚着宫殿的门思索着过去的宠爱,却不知道新的恩宠将会从何而来,感到茫然无措。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真实而深沉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简单的词语和抑扬顿挫的结构,将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困惑传达给读者。诗人的怨愤和失落情绪引发了读者对于权力和爱情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的无常和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白居易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敏锐触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它是一首真挚而深刻的诗词作品,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怨词拼音读音参考

yuàn cí
怨词

duó chǒng xīn nà guàn, xún sī yǐ diàn mén.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
bù zhī yí jiù ài, hé chǔ zuò xīn ēn.
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相关内容:

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酬王十八见寄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寄山僧(时年五十)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嘉庆李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途中感秋
    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唯残病与老,一步不......
  • 题庐山山下汤泉
    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暖无功。骊山温水因何事,流入金铺玉甃中。...
  •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
  • 自问
    黑花满眼丝满头,早衰因病病因愁。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
  • 浔阳春三首·春去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