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0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

宋代  黄庭坚  

西施  

醉红如堕珥,奈此恼人香。
政尔无言笑,未应吴国亡。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翻译及注释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是宋代文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延寿寺见到一株红色的草药,形容它的美丽和迷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的吴国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醉红如堕珥,奈此恼人香。
政尔无言笑,未应吴国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充满了浓郁的唐诗风格,通过描写红草药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吴国的怀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醉红如堕珥”,用“醉红”来形容草药的颜色,意味着它鲜艳红润,如同美酒一样迷人。同时,作者将它比作“堕珥”,堕珥是古代女子佩戴在耳边的饰品,暗示着这株红草药的美丽如同女子的妆饰,极具吸引力。

接下来的两句“奈此恼人香”,表达了作者对红草药散发出的香气的赞叹之情。诗人用“恼人”来形容香气,意味着它的香味浓郁而令人难以抵挡,如同美酒让人陶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香气的喜爱。

最后两句“政尔无言笑,未应吴国亡”,通过“政尔”一词,作者将自己置身于吴国亡故的环境中。他观赏着红草药,无言地微笑着,表达了他对吴国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这里的“吴国”指的是南唐,南唐在五代十国时期被宋朝所灭,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对逝去王朝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红草药为切入点,通过形容它的美丽和香气,抒发了诗人对吴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历史的回忆。同时,诗词运用了唐诗的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拼音读音参考

yán shòu sì jiàn hóng yào xiǎo wèi yáng zhōu hào wèi zuì xī shī
延寿寺见红药小魏扬州号为醉西施

zuì hóng rú duò ěr, nài cǐ nǎo rén xiāng.
醉红如堕珥,奈此恼人香。
zhèng ěr wú yán xiào, wèi yīng wú guó wáng.
政尔无言笑,未应吴国亡。


相关内容:

辛酉憩刀坑口

谢晓纯送衲袜

谢王舍人剪送状元红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煎茶缾

晓从任大夫祖行过石桥寄粹甫


相关热词搜索:延寿西施小魏红药扬州
热文观察...
  • 杨凝式行书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 乙卯宿清泉寺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上方未言返,豁见平......
  • 以潞公所惠拣芽送公择次旧韵
    庆云十六升龙样,国老元年密赐来。披拂龙纹射牛斗,外家英鉴似张雷。...
  • 以十扇送徐天隐
    人贫鹅雁聒邻墙,公贫琢诗声绕梁。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党锢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
  • 翌日阻雨次前韵
    愁云垂垂雨淫淫,野馆重赋思归吟。老农那问客心苦,但喜粟粒如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