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0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宋代  梅尧臣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
四月彼种瓜,五月此卖瓠。
阳陂与粪壤,功力且异趣。
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
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翻译及注释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五月七日梅尧臣在市场上遇到一个卖瓠的人,借此表达了对努力争先、及时行动的赞美。

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老圃夺天时,
马通为煦妪。
四月彼种瓜,
五月此卖瓠。
阳陂与粪壤,
功力且异趣。
瓜迟瓠何早,
岂不同雨露。
速利乃在人,
争先无晚暮。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通过描写卖瓠的情景来表达。首先,诗人提到了一个老圃(种植园)在适当的时机抢占了种植瓜果的黄金期,这里的“老圃夺天时”表示了诗人对于抓住时机的重视。接着,诗人提到了一个姓马的人,他的马通(意为“通达”)了一位煦妪(姓氏),这里的意思是这位人通过与煦妪的关系,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机会。然后,诗人描述了四月种植瓜果的人,与五月在市场上卖瓠的人,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们为了利益而不断努力的场景。

接下来,诗人通过比较阳陂(较为肥沃的土地)和粪壤(肥料)的功效和喜好,表达了人们对于选择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追求。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表达了诗人认为无论是种植瓜果还是卖瓠,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时机,不可一概而论。

最后,诗人以“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作为结尾,强调了人们应该积极主动、争取先机,因为追求利益的机会并不会一直等待着人们,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具体的情景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抓住时机、努力争先的态度和观点,以及对人们行动力和机智的赞美。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拼音读音参考

wǔ yuè qī rì jiàn mài hù zhě
五月七日见卖瓠者

lǎo pǔ duó tiān shí, mǎ tōng wèi xù yù.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
sì yuè bǐ zhòng guā, wǔ yuè cǐ mài hù.
四月彼种瓜,五月此卖瓠。
yáng bēi yǔ fèn rǎng, gōng lì qiě yì qù.
阳陂与粪壤,功力且异趣。
guā chí hù hé zǎo, qǐ bù tóng yǔ lù.
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
sù lì nǎi zài rén, zhēng xiān wú wǎn mù.
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


相关内容: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吴太博遗柑子

吴正仲遗二物咏之其二叠石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

乌啄枣


相关热词搜索:日见五月
热文观察...
  • 五月十七日四鼓梦与孺人在宫庭谢恩至尊令小
    同谒未央殿,共沾明主恩。冕旒亲日月,蹈舞荷乾坤。龙尾三重峻,螭头几级尊。德音欣社日,抚语走......
  • 五月十三日大水
    谁知山中水,忽向舍外流。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穷蛇上竹枝,聚蚓登阶陬。我家地势高,四顾如......
  • 西施
    溅溅溪流散,苒苒石发开。一朝辞浣沙,去上姑苏台。歌舞学未稳,越兵俄已来。门上子胥目,吴人岂......
  • 五知堂
    履道坊中白家宅,五桥庄北晋公堂。昔年二老曾相乐,今日五知名独光。举事是非都不问,接花寺节暂......
  • 戊子正月二十六日夜梦
    自我再婚来,二年不入梦。昨宵见颜色,中夕生悲痛。暗灯露微明,寂寂照梁栋。无端打窗雪,更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