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岳珂
2025-07-20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

宋代  岳珂  

所书如此,而事如彼。
既悦我目,亦冷我齿。
我录此事,与郗超比。
名焉不刊,帖亦奚毁。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作者简介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翻译及注释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吴王造诗帖的赞美和思考。

中文译文:
吴王制作的诗帖,内容如此,但事实却如此不同。它既使我眼睛愉悦,又使我感到冷酷。我记录下这件事,与郗超相比。这样的名字无法磨灭,而诗帖又为何被破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吴王制作的诗帖为题材,通过对其内容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作者首先赞美吴王制作的诗帖,形容其内容令人愉悦,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亦冷我齿”则暗示了其中的冷酷和残酷之处,使人感到一种冷峻的氛围。这种对比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有戏剧性和张力。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记录下这个事实,并与郗超进行比较。郗超是南朝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吴王相比,诗人认为自己的记录并不能与郗超相媲美。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自嘲和自省,表达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不满。

最后两句“名焉不刊,帖亦奚毁”,表达了作者对诗帖的珍视和无法磨灭的名誉。尽管诗帖可能已经被破坏,但它的名字和价值依然存在。这也可以被理解为对文化遗产和艺术价值的思考和探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吴王造见应命二帖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身能力和文化价值的反思。通过诗人对诗帖的赞美和思考,读者也可以思考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艺术的反思。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拼音读音参考

wú wáng zào jiàn yīng mìng èr tiē zàn
吴王造见应命二帖赞

suǒ shū rú cǐ, ér shì rú bǐ.
所书如此,而事如彼。
jì yuè wǒ mù, yì lěng wǒ chǐ.
既悦我目,亦冷我齿。
wǒ lù cǐ shì, yǔ xī chāo bǐ.
我录此事,与郗超比。
míng yān bù kān, tiē yì xī huǐ.
名焉不刊,帖亦奚毁。


相关内容:

吴季谦侍郎送家酿香绝无灰得未曾有戏成报章

吴通微临兰亭叙帖赞

闻画眉鸟声戏作

卫恒往来贴赞

翁端朝轻利帖赞


相关热词搜索:吴王
热文观察...
  • 吴越三王判牍帖赞
    玉册之楼压吴杭,三川锦绣开故乡。英姿飒飒熊虎相,红袍金印交炜煌。百年霸府仪物庞,山判近出功......
  • 吴正宪岁端帖赞
    浓如夏木森葱蒨,淡若秋波横组练。端方亭亭复妍婉,有肉不俗骨不软。情真字楷意萧散,如在竹宫乐......
  • 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
    昼长欹枕酣春卧,剥啄敲门惊梦破。双旗健步衣正黄,爵罗骇见久未尝。泥紫一封芹诏香,王人繭牌亲......
  • 香蠃
    金相玉质介为裳,一骑红尘自远方。籍挂众香椒桂国,身居大海水云乡。丁蠃荐醢体犹具,甲煎流芬名......
  • 小春六花·茶花
    万峰落叶木槎牙,春色初回垄上茶。浅蕊黄金韵栀子,嫩容白玉沁梨花。西风凝露才成颗,北苑喊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