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高生归青社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魏野
2025-07-20

送高生归青社

宋代  魏野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送高生归青社翻译及注释

《送高生归青社》是宋代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高生归青社的情景。高生离开了沧溟之畔,来向诗人告别,离开了青山翠绿的地方。程遥远地经过凤阙(指皇宫)回来,家乡靠近牛山。秋天红叶飘扬,映照着离别的颜色。清澈的溪水映照着离别者的容颜。骑着蹇驴的人看到了高生离开的地方,拄着拐杖走出了柴关(柴门)。

赏析:
《送高生归青社》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离别情景,表达了离情别绪和乡愁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人物的行动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诗词更具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首先,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沧溟之畔的指涉和翠霭之间的告别场景,烘托出离别的情感氛围。指涉沧溟,暗示远行的辞别,离开了青山翠绿的地方,而翠霭则象征着美好的家园和友情之地。

其次,诗中提到高生经过凤阙回来,突出了他的远行和归来,凤阙作为皇宫的象征,与平凡的家乡牛山形成对比,彰显了高生的身份和追求。同时,红叶飘行色和清溪照别颜,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高生的离别之情,营造出深情与离愁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蹇驴和拄杖出柴关作为结尾,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意境。蹇驴是行走困难的驴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困顿。而拄杖出柴关,则表达了诗人继续行走、追忆故人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离别情景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愁和归乡的向往。

送高生归青社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āo shēng guī qīng shè
送高生归青社

qù zhǐ cāng míng pàn, lái cí cuì ǎi jiān.
去指沧溟畔,来辞翠霭间。
chéng yáo guò fèng quē, jiā jìn jiàn niú shān.
程遥过凤阙,家近见牛山。
hóng yè piāo xíng sè, qīng xī zhào bié yán.
红叶飘行色,清溪照别颜。
jiǎn lǘ kàn shàng chù, zhǔ zhàng chū chái guān.
蹇驴看上处,拄杖出柴关。


相关内容:

秋日怀王专

陪留台李学士筵上赋得文石酒杯分得杯字

留题仙游寺

留题华山陈先生旧隐

留题敷水李先生隐居


相关热词搜索:青社高生归
热文观察...
  • 送冯介迎觐
    离声无管弦,空把指频弹。惟子犹为客,何人不作官。前程贫岂易,后会老应难。拜想高堂下,麻衣泪......
  • 送进士孙磻赴举
    半生养锐向棠郊,此去深宜夺锦标。莫叹迁莺方出谷,只看一鹗迥冲霄。送诗吟恨冰生砚,别酒携从雪......
  • 送刘大著赴任益州司理
    金口亲除向锦川,一般监郡最荣迁。从来才已欺鹦鹉,此去冤应雪杜鹃。迎接僧携筇竹杖,歌谣民写浣......
  • 送乔职方赴阙
    一种徵书下九重,汉唐贤士岂能同。定归金马殊黄散,不解银鱼胜白公。千骑拥行歧路满,万人泣送郡......
  • 送马共之任内江县尉兼主簿
    驴上吟诗贾岛同,同江归去指江东。封疆半在猿声里,道路多穿竹箐中。想得两衙长锁印,应过三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