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水月融光争法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释印肃
2025-07-21

水月融光争法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颂十玄谈尘异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字数:7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古诗内容】
浊者自浊清自清,一轮坚白不容尘。
镜中妍丑谁分别,水月融光争法身

水月融光争法身翻译及注释

《颂十玄谈·尘异》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为释印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浊者自浊清自清,
一轮坚白不容尘。
镜中妍丑谁分别,
水月融光争法身。

诗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诗人通过比喻,探讨了人性的纯净与浊杂的关系,以及追求心灵清净的重要性。他认为,纯净的心灵如同坚白的月亮一样,不容许尘埃的侵蚀。同时,他表达了对人们在镜子中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在美丑的怀疑,以及水与月光相融合的愿望,以追求法身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含蓄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的比喻,传达了深刻的思想。第一句"浊者自浊清自清"表达了人性是由内心决定的,纯净与浊杂是由个人内心状态所决定的。第二句"一轮坚白不容尘"通过以月亮的纯净为比喻,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坚守和纯净,不受外界杂念的干扰。第三句"镜中妍丑谁分别"表达了对外在美丑的怀疑,认为真正的美与丑是内心的素质决定的,而不是外貌的评价所能决定的。最后一句"水月融光争法身"则表达了对心灵的追求,希望心灵能够与高尚的法身相融合,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比喻,探讨了人性的纯净与浊杂、内在与外在的关系。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呈现出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升华的哲理思考。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人性、美丑和追求内心纯净的启示,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反思。

水月融光争法身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hí xuán tán chén yì
颂十玄谈·尘异

zhuó zhě zì zhuó qīng zì qīng, yī lún jiān bái bù róng chén.
浊者自浊清自清,一轮坚白不容尘。
jìng zhōng yán chǒu shuí fēn bié, shuǐ yuè róng guāng zhēng fǎ shēn.
镜中妍丑谁分别,水月融光争法身。


相关内容:

菩提烦恼等空平

镜中妍丑谁分别

一轮坚白不容尘

浊者自浊清自清

闲时急收拾


相关热词搜索:水月融光争法身
热文观察...
  • 色裹胶青用始精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 盐入水中寻不见
    菩提烦恼等空平,色裹胶青用始精。盐入水中寻不见,□舌轻点笑欣欣。...
  • 谁言卞璧无人鉴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
  • 但办肯心终不赚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
  • 询岐欲往西天际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